周春梅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职业危害,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的应对策略。方法:随机抽选医院手术室护理案例资料,共计53例,手术室护理案例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9月之间,试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职业危害因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后,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结果:对随机抽选的53例手术室护理案例资料分析后,存在环境空气污染、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以及生物性污染等职业危害;其中,环境空气污染43.40%(23/53)、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18.87%(10/53)、护理人员心理状况13.21%(7/53)、生物性污染22.64%(12/53)、其他危害1.88%(1/53);且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之间结果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方面的职业性危害,医院需加强对危险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护理职业危害因素;应对策略
近年来,随着医学上对手术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与更新完善,越来越多先进的手术治疗技术被逐步应用于患者各类疾病的治疗工作中,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起到良好的辅助性作用[1]。但与此同时,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类型、不同程度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也被不断暴露出来,如生物性危害、手术室空气污染等,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及护理人员都将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负面影响;因此,医院手术室现决定对科室存在的护理职业性危害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医院手术室护理案例资料,共计53例,手术室护理案例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9月之间,患者接受的手术治疗与手术室护理工作措施、患者基本病情状况、大致资料情况比较结果差异之间无意义,(P>0.05)。
1.2 方法
随机抽选医院手术室护理案例资料,共计53例,手术室护理案例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9月之间,试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职业危害因素,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后,结合手术室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以此达到提高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安全系数与护理工作质量水平的目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17.1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之间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对随机抽选的53例手术室护理案例资料分析后,存在环境空气污染、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以及生物性污染等职业危害;其中,环境空气污染43.40%(23/53)、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18.87%(10/53)、护理人员心理状况13.21%(7/53)、生物性污染22.64%(12/53)、其他危害1.88%(1/53);且不同类型职业危害因素之间结果差异存在意义,(P<0.05);具体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情况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经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性危害,如:环境空气污染、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以及生物性污染等,均会对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状况造成不同的不良负面影响,对此,医院需结合现存问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及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3.1环境空气污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采取吸入式麻醉干预时,由于麻醉散发在空气中会对护理人员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护理人员在采取该措施前,需对麻醉机器进行封闭情况的认真检查,尽可能的保证麻醉机器在使用期间减少散发量,从而减少在空气中的散发情况[2];同时,在对手术室及患者进行相关消毒剂消毒措施时,护理人员需加强对自身防护装备的重视程度,按照要求严格穿戴防护服装、手套、口罩等,并在无手术的情况下,增强通风情况;
3.2 医疗器械放射性损伤:手术室中的放射性危害是不能够完全被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减少放射性的危害,如:护理人员尽可能的不让放射线对自身身体造成直接接触性的伤害,在加强放射措施期间对自我安全防护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与放射线的直接接触[3];
3.3 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护理人员时常会在心理层面出现诸多的不良情绪反应,针对该情况,护理人员需在日常休息时尽可能的调节自己对工作的状态,减少工作期间的紧张、高度集中情况,尽可能的放松自己[4];同时,加强日常的健康锻炼,强化自身体能水平,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
3.4 生物性污染:在开始手术护理工作前,对每位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进一步分了解,尤其是患有某些传染性高危疾病症状的患者,更需要加强对自身的安全防护措施;若护理期间,不小心被医疗器械刺伤,需要立即消毒灭菌,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将刺伤部位血液尽可能的挤压出来,并在流动的水源下进行冲洗,冲洗时间至少需要一分钟以上,随后立即进行消毒灭菌[5]。
综上所述,医院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较多职业性危害,科室需加强相关的防护与应对,减少对护理人员的危害情况。
参考文献
[1]张红莉,何春红. 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护理,2016,8(03):270-273.
[2]高晶.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措施[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287-288.
[3]孟令平,杨云,刘志华,李娟,耿帅.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58-59.
[4]朱新琴.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分析及相关预防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9):276+278.
[5]孔春兰.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措施[J]. 中国临床研究,2013,26(03):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