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杨
黑龙江省牡丹江医药有限公司,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药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类生活质量,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管理水平和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药品安全工作。采取了诸如改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机构、扩大编制、增加人员和经费等多种措施,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各级政府按照党和国家要求,认真抓好措施落实,切实担负起药品监管工作总责任。各级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强化监管职能,加大执法力度。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形势越来越好。然而,目前药品监管工作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农村,乡镇药品监管工作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下;乡镇药品;安全监管;问题
引言
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是做好药品安全监管的根本目的。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药品监管工作得到有力加强,但乡镇药品监管仍存在诸多难点。本文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实践,分析了乡镇药品监管中存在的监管对象问题多、专业监管人员少、日常事务繁杂、监管配备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提出通过齐抓共管、加大基础投入、建立专业队伍、提升监管影响力等措施,切实履行好药品监管职责,确保药品安全。
1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
在我国民生发展中,药品安全监管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民众对医疗卫生的关注度越发提升。此外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压力较大,因此需要良性的监管来予以保障。药品安全在医疗卫生行业中属于十分热门的话题,近几年的“齐二药”事件、欣弗药品事件等事故,不仅暴露了目前药品安全上存在的问题,更威胁到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也让药品安全成为了社会公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对于药品安全监管而言,其重要性还在于:(1)药品安全监管能够保障公众用药权益,有助于维护公众健康;(2)药品安全监管将保障合法企业的基本权益,保障我国药品市场有序发展。
2乡镇药品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专业监管力量不足,难以保证监管效能
当前我国乡镇药品监管工作普遍存在比较明显的监管力量不足问题。某地区共有171家乡镇药店、15家乡镇卫生院、218家村卫生室,而113名乡镇监管人员中,仅6名是药学相关专业出身;且药品监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原工商、质监的监管人员仅接受过一些理论上的培训,在实践操作中专业能力不足,常会出现“外行监管内行”的现象。监管人员难以适应“大市场”背景下新型监管的需要,面临着专业知识不足、自身能力有限的现实困难,对日常药品监管往往力不从心,易造成监管上的漏洞。
2.2高层管理者缺乏正确认识
只有得到高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与大数据有关的应用及发展规划才能得以推动。目前,我国大数据技术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加上数据本身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数据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许多高层管理者对大数据的应用还有疑虑,没有意识到大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技术可以为药品监管提供便利。
2.3药品经营环节的监管问题
药品经营管理在药品的安全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药品的经营环节中,其管理的核心在于不让劣质的药品流入到目前的市场之中,更不能让不合格的药品被使用。在目前我国的药品经营过程中,医疗企业的药品经营环节应当是药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对象,并且要将药品经营行为和表现与药品安全进行紧密的结合。然而现如今药品经营监管主要围绕着GSP认证来进行实现。
GSP认证在整个药品流通过程中的应用包括了药品的售后、采购、储蓄、验收等环节,通过做好这些环节的GSP认证来确保药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我国目前对医药企业实行GSP认证的力度比较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忽视GSP认证,并缺乏GSP认证的知识了解,很多药品的销售公司和个体药店缺乏专业人员,大多采取职业药师挂证满足运营。另外,我国药品经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档案建设,甚至存在伪造、编造药品质量管理记录的问题。
3应对药品安全监管问题的建议
3.1加大基层基础投入,强化监管保障
地方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把药品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保障本地区药品安全的责任。要切实加大投入,做到乡镇监管所在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监管队伍建设和办公设施配备上的标准化,夯实监管基础。加大对药品监管工作的经费投入,制定稳定的保障经费增长机制。建立智慧监管体系,配备配齐执法终端,利用移动监管APP及时、高效地完成监管工作任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立药品安全协管员,加强在城镇社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的药品安全巡查,延伸监管触角,填补监管空白。健全和强化县级药品检验中心功能和作用,形成技术力量集中、资源互补、高效运作的格局。定期分析和评估本地区药品安全状况,针对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支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3.2大力培养大数据管理技术人才
国家层面,应不断优化完善现有的高等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培育大数据管理技术人才,同时注重与药学人才的联合培养,打造以药学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人才队伍。相关部门层面,要在不断引进大数据管理技术人才的基础上,加强对部门职工的日常培训,包括大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挖掘等技术。另外,积极开发或引进先进的数据转化技术,保障药品安全监管储存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3.3创新监管的方式
除了目前的GMP和GSP以外,一定要紧跟社会的发展速度,要围绕着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的需求增长情况,适当的调整我国的药品安全监管内容和药品安全监管手段,同时要调整过去依赖行政来监管药品安全的问题,通过结合国家经济手段来对药品行业进行规范,通过立法来借助社会的力量,进行药品安全监管的全面监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1)政府适当下放权力。政府监管部门应为市场和社会其他组织留出空间,发挥自己的作用,适当释放权力,但只有经济手段和社会自我协调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才能采取行政手段。同时,尽可能利用法律的影响力。(2)监督和控制药物安全,防治应结合起来。加强对药品安全前后的监督,减少过分关注事后、忽视事前监督的弊端。降低药品安全风险,增强忧虑意识和预防意识,扼杀药品安全监管前后监管断开的现象再次发生。
结语
基层药品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命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新形势下的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通过建立乡镇市场监管所,实现了监管的全覆盖,但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乡镇药品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监管部门要对乡镇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深入研究,打造高质量的药品监管队伍,创新监管方式,解决好乡镇药品监管问题。
参考文献
[1]韩晓武.药品监管应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地方政府属地监管责任[J].中国人大,2018(21):47.
[2]刘凤玲,薛玉林.平凉市崆峒区药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智慧健康,2018,4(21):37-38+69.
[3]康海俐,王浩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9(01):80-84.
[4]吴文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角度的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02):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