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测绘在工程测绘领域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祖光岩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以及建筑工程数量在迅速的增多。

        祖光岩
        山东智邦土地房地产评估测绘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  253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以及建筑工程数量在迅速的增多。作为保障工程施工开展的基础,测绘工程的准确性对整个项目工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将深入分析探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期望能为促进我国测绘工程提供一点参考建议。
        关键词:无人机;遥感技术;测绘工程;应用措施
        引言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国内诸多全新科学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并且更加全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尤其在工程测绘领域当中,更是应用了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了传统的测绘技术。另外,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为我国的测绘工程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测绘应急保障服务最为关键的设施,同时在切实提升现代测绘成果的过程中,也能够扮演极为重要的手段与措施。本文接下来将会对具体的应用思考展开科学分析。
        1简要分析关于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概念
        在进一步展开主题内容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对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概念,有一个相对明确科学的把握,因为只有把握好这一概念,才能使得最终技术的分析水平,得到根本性的保障。具体的概念为以下内容: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主要是借助较为先进的武器及驾驶飞行器技术、遥感传感器技术等,来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专用化的获取国土资源、自然环境以及地震灾区等空间遥感信息,并且还能够对遥感所获得的数据展开处理,对有关数据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应用。另一方面,根据有关人士的科学调查分析,我们能够明确的了解到,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凭借其所具备的机动、快速以及经济等优势,逐渐成为了当前世界范围内各国共同研究的课题,并且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之后,已经成为较为理想的实际应用技术,这标志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必定将会成为未来极为重要的航空遥感技术之一,为国内工程测绘工作高水平开展提供相对重要的帮助。
        2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特性
        2.1稳定性
        以无人机为载体的遥感技术在实现过程中,可通过飞行设备与遥感技术、信息技术、反馈技术等进行整合,为整个测量体系创建出更多的技术落实节点,保证每一项数据信息的获取,可精准地描述出地形空间结构,为后续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在实地测量过程中,无人机可实现各类高难度操控,数据信息的整体精准性决定着信息本体在工程数据映射机制中呈现出对接性,进而提高数据库系统辨认的精准性,以提高实际检测的稳定性与质量性。
        2.2灵活性
        无人机设备较小,在电力能源、驱动部件的共同支持下,依托于内部控制系统,可自动执行指令飞行到指定监控地点,且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较小。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下,无人机操控系统逐渐实现人工智能层面的转变,在便捷性、效率性、可操控性等方面都得到极大提升。通过工程测绘之前的路径规划,设定好无人机的空间定位路线,令整个飞行工作的开展可正确应用到某一项程序既定指令内,这样便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高难度动作,为后续工程布局图的规划测绘提供精准数据支持。此外,无人机内部集成系统对于指令操控具有更为精准的指控性,可将相关定位信息精确到0.8m-1.0m的范围内,且整个飞行路线在规划的空间范畴内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此外,无人机设备的应用,不受数量基数的影响,整个操控空间所呈现出的规范性是由整体规划布局节点来设定的,即为在空间范围允许、飞行路径偏差允许的情况下,无人机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受限制的,但要依据实际运行环境,注意整体采用的经济成本性。此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可将不同的无人机所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结合数据库系统、云平台等,对相关信息进行资源化整合,以得出更为精确的数据信息,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合理性。
        3关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现状情况研究
        由相关技术人员的应用情况得知,在工程测绘领域当中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所能够获得的效用是极为明显的,并且在我国已经成为重点研究的对象,要想确保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现状情况得到更为良好的保障,那么很有必要展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现状情况研究。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民用无人机技术,正在成为多个国家重点研究的对象,并且也将其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极为关键的措施之一。在其过程中,我国无人机遥感技术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成就,并且一部分成熟产品,已经开始朝着国外市场展开销售。
        4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要点
        (1)提出任务,申请空域。无人机遥感测绘作业任务提出后,需对测区基本情况、覆盖范围进行调查分析,明确测绘目标,合理制订测绘计划并安排外业工作时间。外业开始前,向空域管理部门申请空中作业飞行许可证,申请通过后方可进行飞行作业。(2)航线设计。根据无人机遥感测绘作业任务要求,在无人机性能、作业时间、气象以及安全等约束条件下,为无人机设置最优飞行路线。无人机遥感测绘航线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①基于目标快速定位的航线设计。无人机飞行任务为目标快速定位时,由地面操作人员控制无人机爬升至任务高度后,进入程控状态。对此,在航线设计时,需从任务高度开始确定飞行航迹。②基于区域影像获取的航线设计。无人机飞行任务为区域影像获取时,需在确定飞行区域的基础上计算航带间距、飞行高度以及航带数目、长度等。③回收航线设计。无人机回收方法众多,国内伞降回收、阻拦回收方法运用较多,注意合理设置回收点,应急点应超过3个。(3)飞行作业。无人机遥感测绘中,飞行作业时间以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为宜,微风或无风且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获得的影像质量最佳,无人机航摄飞行作业要点如下:①明确测区位置、气象情况,判断无人机能否起飞。②组装无人机、调试地面系统,连接无人机与地面系统。③在地面系统设置相机参数、航线等。④在地面系统输入飞行指令,选择起飞方式,控制无人机进入预定航线;控制采集设备按预定方式采集图像,并传输至地面系统。⑤无人机飞行作业中若是出现异常,地面控制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航行路线,对重点区域及时补拍。⑥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沿预定航线返回出发点,保证安全着陆。⑦检查采集到的影像数据,包括数码相机曝光情况、无人机飞行姿态、旁向、航向重叠度等,若是检查结果不符合内业规范要求,需及时补飞。(4)遥感影像处理。无人机遥感测绘的最终目的是获取任务目标各种地理信息,生成DLG、DEM、DSM、DOM等测绘产品。①数据预处理:此步骤主要是生成后期处理所需格式数据文件。②空三加密:数据预处理完成后进行空三加密,包括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束法。其中,光束法最为严密,计算所得成果精度高,但是计算量大;航带法解算快但是精确低,具体需根据测绘任务合理选用。
        结语
        综上所述,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工程测绘精度,依托于智能平台,可进一步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率整合,为地区精度测绘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为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结合地区内地理环境、空间布局等,查证出不同操控状态下,遥感技术的应用形式,以确保数据信息的精度化、质量化测量。
        参考文献
        [1]王鸿鸽.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20(6):90-91.
        [2]欧阳增甫,叶闲橙.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测绘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探讨[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20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