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慧
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各种施工技术也日渐成熟,即使在当前人们对房屋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标准与要求,现有的施工技术也可以满足这些要求。防渗漏施工效果关系到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固性,当房屋建筑存在渗漏问题时,建筑的使用功能弱化,结构问题频发,如果要全面提升房屋建筑的防渗抗漏性能,必须要加强对有防水要求结构部位的防渗设计与施工。当前的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时,常常会存在防渗漏的设计、施工等各种问题,在未来的工程建设中,需从多个方面来全面提升防渗性能。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
1导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现如今,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通过采用防渗漏施工,不仅能够使房屋建筑质量得到保障,还能够有效增加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性,使房屋内居民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因此,有必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2房屋建筑常见渗漏问题
2.1外墙渗漏水
房屋建筑工程中,外墙作为结构关键部位,出现渗漏现象的概率非常高,根据外墙渗漏问题的原因分析,多是由施工不规范所引起的,比如,在实际的外墙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门窗安装的过程中,未进行精确的测量与分析,使得门窗预留的位置出现了多余部分,缝隙产生后,会直接作为渗漏水的通道;在外墙砌筑时留有一定的空间,没有保障砌筑的均匀性和密实性;穿孔作业开展时,施工人员未严格参照相应的施工标准与要求。这一系列的施工问题都使得外墙的施工结构难以符合稳固性和严密性的标准,渗漏水问题在出现的第一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地处理,使得渗水问题愈发严重,结构面临着剧烈的冲击,一些薄弱部位可能会出现弧线裂缝、坍塌等事故,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
2.2厨房与卫生间渗漏的原因
厨卫区域的用水频繁极易出现渗漏问题。一般来说,厨卫渗漏问题主要集中于墙根和地面,而造成该区域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施工人员施工马虎、不够精密。具体来说,施工人员在进行厨卫建设过程中,对墙体、防水层处理不精细,导致电线管道的铺设的密封性较低,埋下较多的质量隐患,造成墙体与地面出现裂缝的概率提高。
2.3地下室渗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人们对房屋建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建设标准。在当前的很多房屋建筑项目中,都会进行地下室的施工,由于地下室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在地下室中也会常常出现渗漏问题。地下室渗漏问题对整个结构的不利影响是非常大的,可能是由于地下室施工时缺乏防渗漏处理所造成的,当然,防渗材料使用不当也是造成渗漏问题严重的直接原因。由于地下室是与上部结构直接连接的,是承载和支撑结构,一旦渗漏问题造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将会极大地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及耐久性。一些房屋建筑施工时,变形缝、沉降缝与抗震缝等没有严格根据相应的标准来施工,同样会降低建筑的防渗性能。
2.4屋面渗漏
屋面主要是指建筑物顶层的表面,作为房体的最表层,起着遮风挡雨的作用,使得建筑物可以作为独立的整体与外界良好隔开。如果对其设计和施工不合理,将会成为经常出现渗漏的位置之一,特别是在雨水充沛季节,建筑物会不断受到雨水的侵蚀和冲刷,从而造成屋内潮湿、发霉、漏水,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引起屋面渗漏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施工人员在进行屋面防水防渗施工作业时,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卷材与主体之间连接的强度不够,没有处理好防水材料的衔接性和密封性,防水材料没有好好涂抹以及防水材料质量问题,或是养护工作不到位,混凝土因收缩失控而出现变形或者裂缝等。此外没有设置排水孔、排水坡度设置不合理、屋面防水施工结束后没有进行蓄水试验,屋面防渗漏效果也无法保证。
3房屋建筑施工中造成渗漏的主要原因
3.1缺乏完善的施工规划
房屋建筑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且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领域和内容较多,提高了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的整体难度系数。并且一些施工企业的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规划中未考虑施工过程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和突发问题,如进行屋面施工时,并未考虑地形、气候以及其他因素对施工造成的影响,没有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工序和施工技术的调整,导致后期的房屋建筑施工或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渗漏现象。
3.2设计原因
施工设计是关乎整个施工大局的环节,如果设计不合理,在结构构造和材料选择上出现问题,后期施工时建筑结构容易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导致渗漏,后期使用过程也无法有效防止雨水渗漏。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设计师专业水平较差,在设计中考虑不周,防水细节设计缺失。例如忽略了对窗户接缝处的防水设计,或是设计时只追求效果展示,没有结合建筑物的地势、气候、建筑空间等进行设计勘察,或是建筑物用水量较大等防渗漏施工要求标准较高的区域,缺乏针对性的管路之间交叉排布的冲突设计和防潮设计,防水工程没有建立在严密的计算上,导致建筑在后期使用中整体防渗漏功能较差。
3.3建筑施工材料不合格
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有效缩减施工各个环节的成本,往往以性价比为前提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导致部分施工材料的规格、质量与数量标准达不到施工要求,从而增加后续房屋建筑渗漏的风险。而一些先进材料的引进过程中,只对材料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估,未考虑材料应用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且房屋建筑过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其伸缩系数、膨胀系数、强度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房屋建筑更容易出现渗漏现象。
4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4.1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外墙防渗漏施工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合理提升其防渗漏性能。一是对于墙体结构施工进行管控,例如在进行墙体砌筑前,要先对砌块样品进行试验,检测其在相同的施工环节下、不同养护周期后的强度。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小砌块的收缩进行密切关注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墙体砌筑的要求后才可以正式施工。同时要严格控制因拉结筋安装不达标引发的拉伸裂缝。此外在砌筑过程至施工完成后也要定期检查混凝土的收缩情况,做好墙体养护,依据外界环境变化对墙体进行遮阴和喷水,若发现出现裂缝要及时处理。最后要保证外墙抹灰质量,施工时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通过适当增加外墙圈梁数量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效果,并且灰浆的湿度要适中、饱满性好,保证砌出来的墙体的密度和砌块的强度和密度一致,实现对外墙的双层防护。
4.2屋面防渗漏施工
在房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之前,需要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环境、湿度、温度,以及地理、水文特征的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以此为参考选择最具可操作性和科学性的防渗施工技术。屋面施工使用的混凝土需进行专业拌和,及时根据施工实况对其比例进行调整。屋面浇筑应严格根据施工工序进行,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当屋面出现蜂窝、漏浆、温差裂缝时,需要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处理和控制,特别是落水口、檐沟、管道、女儿墙等结构,应选用优质的防水卷材,其厚度不得小于4mm,或使用氟聚氨酯防水涂膜作为防水涂层,将其厚度控制在约2mm,并加强易渗漏部位的防渗处理。防水层设置完成后,需对落水口进行封闭,进行为期24h的闭水试验,屋面的蓄水深度应控制在35~55mm。利用专业设备或者人工对各阶段的防水情况进行记录,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闭水实验,保证没有渗漏现象后,才可进行房屋建筑下一阶段的施工。
4.3厨卫防渗漏技术
第一,材料检测。在厨房和卫生间涉及了诸多的管道,管道铺设使得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漏威胁相对较大。在厨卫防渗漏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首先对厨卫管道材料、设备、配件等加以全面检测,以通过这一检测来判断这些材料、配件的使用是否符合标准。比如,在防水施工时,要对管道接头开展严密性试验,并对管道材质加以全面的质量检测。卫生间管道的检测上,需进行水压承受力等的检测,如果其难以达到标准,将会在使用时面临水管爆裂的渗漏水威胁。第二,进行地面与墙面找平处理。厨卫防渗漏处理时,需对地面和墙面进行找平处理,以通过找平来使得平整度达标,进而来有效控制地面坡度,使得地面的积水可以直接在一定的坡度下顺利流向地漏。在防水材料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要开展防水涂膜处理,涂膜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根据地面、墙面的具体情况,进行两次或者三次,但每一层的涂抹方向需相同,且在涂抹的过程中,还需要保障涂抹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临近两层的涂膜方向要保持垂直性,在涂膜施工的过程中,要使得涂抹次数、均匀性与厚度等符合施工标准。
4.4地下室的防渗漏处理技术
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工作。要在保证设计方案符合房屋建筑所在地气象水文实际的基础上,保证地下室防渗处理各项参数的科学设置,且地下面要面积适当、结构设计要科学、地面高度和坡度要设计合理;此外,还要选择最佳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以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全面监督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以保证施工各个环节的衔接流畅性;加强对防水材料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所选购的施工原材料符合防水标准和技术标准,且要严格按照实干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提升防水效果;重视施工缝与孔洞的检查工作,及时做好记录,便于后期的修复与填实,避免遗漏。
5结束语
总之,渗漏是房屋建筑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且会随时间的延长导致该问题愈发明显,轻则影响正常使用,重则诱发安全事故。针对此,在工程实践中,施工单位需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对施工技术的优化,做好对厨卫、屋面、门窗等易渗漏区域的防渗漏施工作业,以切实提高建筑整体的防渗漏水平,保证建筑可正常使用,给用户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推动房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峰,祝羿,陆杰.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41-42.
[2]刘福利.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53+155.
[3]张贺鹏.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1):111-112.
[4]高荣华.房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11):203-204.
[5]查雪松.防渗漏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华建设,2016(09):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