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
新疆市政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附属产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不仅与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匹配,更为建筑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最常用的就是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技术,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质量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施工工作中,结合工程现状和现场环境对于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技术进行合理的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土建施工;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土建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比如温度变化,会造成钢筋混凝土发生收缩和膨胀等现象,甚至会导致裂缝问题的出现,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极大的影响土建工程的整体质量。由于后浇带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些质量缺陷,因此施工单位须根据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后浇带的位置,并对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和应用进行不断完善。
1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意义
对于后浇带施工而言,就是针对房屋主体结构,在相关部位设置二次浇捣区域,比如地板与墙体,通常情况下,浇捣区域的宽度介于800-1200mm之间,就是基于浇捣区域,来分开混凝土结构,在膨胀及收缩方面,当地板、墙体等结构接近稳定之后,在适当时间内,针对混凝土填筑,来补偿一定的混凝土,在此基础上,有助于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开裂的现象,促进房建结构更加稳定。具体施工时,有效利用后浇带施工,有助于工作人员掌握工程结构特征,充分融合结构特点,对后浇带进行合理的设置,基于此,不但能促使房屋结构更加健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外部温度对构件的影响。
2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准备工作是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的第一步,关乎整个施工质量的好坏。①做好清理工作。在准备工作阶段,施工人员首先要做好施工区域的清洁整理工作,将施工面上的灰尘、砂石等清理干净,将事先预留缝里面清理干净,将缝两边的混凝土进行刮毛处理,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施工流程。准备工作到位能够有效控制后浇带两侧的渗水和漏水问题,可以大大提高施工质量。②确定施工时间。按照具体的作用不同,后浇带又可以分为温度带、收缩带以及沉降带三种。每一种后浇带施工工艺的作用不同,施工时间也不相同。对于收缩带而言,一般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建筑60d之后开始施工。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后,整个砼部件处于收缩状态。等到收缩达到60%-100%,一般是60d之后再进行浇筑合适;对于后浇沉降带而言,后浇沉降带主要作用就是连接高层建筑和裙楼,通常在地基工程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温度带的施工时间和收缩带类似,当然具体工作要具体对待,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工程进步、天气情况和工程材料,进行灵活选择。
2.2施工技术要点
一般而言,后浇带施工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制作以及放样钢筋,落实好防线工作,确保钢筋定位有着较高的精准性,在绑好钢筋后,对橡胶止水带进行设置,助于第2层钢筋;在绑好第2层钢筋之后,对网片进行安装,同时针对底板下层,来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对钢板网进行安装,开展混凝土养护及浇筑。为获取更好的养护效果,针对后浇带上层,对防尘模板进行安装;要做好养护质量的检查工作,若存在质量不达标的情况,需再次进行养护及浇筑;在对浇捣混凝土进行选择时,要优先选用微膨胀混凝土,在结束旁侧浇筑一个半月之后,方可对膨胀混凝土进行浇捣,对于楼层后浇带,等待时间应超过两个月。
2.3合理应用后浇带
施工人员在根据建筑结构以及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时,要能够进行合理选择,对各个结构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有效处理裂缝的问题。
在进行浇灌的过程中要能够避开底板以及墙面,留出足够的空间,重点在反弯点进行施工,并且还要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来对整体建筑进行浇灌,从而能够使后浇带与建筑连成一个整体,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2.4裙房处理和基础设计
在裙房处理和基础设计施工环节中,也可以通过后浇带施工技术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22层以上的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虽然已经应用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然而受到地基和重力等因素的制约,很难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应不断完善和优化后浇带施工技术。在超高层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先将各个部位分离开,根据地基的沉降量对浇筑的时间和裙房结构的承受能力进行精准计算,并及时校对计算出的数据,从而保证基础强度的合理性。除此之外,在通过浇筑将各个部位连接成一个整体时,还应计算沉降导致的内部应力,并严格按照主体结构、裙房和后浇带的顺序依次进行施工。
2.5后浇带防水施工
在后浇带防水施工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底板和墙板进行防水。在实际防水施工过程中,要提前对地板垫层进行一次防水施工作业,提高垫层的抗渗性。同时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墙,使雨水、雪水不流入后浇带,并在后浇带两侧涂抹防水砂浆,进一步增强底板防水效果。在墙板防水施工过程中,应在外墙后浇带外侧修筑挡土墙,并在墙面设置防水层,以便及时回填外墙,提高外墙的抗渗性。另外,为提高后浇带的防水性能,施工中可以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浇筑,设置后浇带,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
2.6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钢筋搭接绑扎法在钢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现象,不仅加大了钢筋的密度,还增加了建筑本身的重量;传统的钢筋焊接法需要高强度的焊接工作,由于电流比较强,因此电流电压的波动极易影响焊接质量;传统的机械连接法很难控制焊接的接头面积,而以上问题可以通过新型的钢筋连接法进行有效解决,比如直螺纹接头连接技术,该技术使用符合标准的滚轧直螺纹、套筒和质量合格的钢筋进行连接,并严格按照了施工图纸将其加工成型,在具体的连接过程中,应通过套筒将两根钢筋连接在一起,以充分发挥钢筋的强度和力度。再比如加长丝头型接头,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将锁紧螺母和标准的套筒全部拧进加长丝头的钢筋上,直到接近钢筋的标准丝头;其次将套筒回位到标准丝头,并用扳手拧紧;最后拧紧标准套筒和锁定螺母,即完成连接工序。在连接完成后,质检人员应对连接质量进行分批检验,以便找出不当之处并进行及时返工。
2.7垂直施工缝的浇筑施工工艺
在垂直施工缝的浇筑施工工艺中首先就是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使其达到初凝状态,在此基础上再利用高压力的水冲洗混凝土,将其表面的杂物和碎片冲洗干净,使其骨料暴露在表面。用手按压混凝土来测试其是否达到初凝状态并且检查用手按压的方法是否会留下手印。如果以上测试手段都达到了合格的状态,那么就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垂直施工缝的浇筑工作了。最后,当混凝土已达到凝固并且不易变形的状态时,就可以拆除模板用人工凿毛的方式来处理浇筑的施工缝面了。
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大量建设施工,不仅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且对于我国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配合经济的发展,建筑业需要在技术上不断进步。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有着广泛的运用,其施工可有效降低工程收缩应力,确保整个建筑结构的有效衔接,对于控制工程质量和安全,保证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技术进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整个工程的管理,做好施工项目质量控制,合理设置后浇带,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和数量。
参考文献
[1]张军锋.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52-54.
[2]贾世辉,郭元浩.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J].河南建材,2020(1):17-18.
[3]张志臣.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门窗,2014(3):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