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晓龙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3
摘要:建筑电气是以电气技术为手段,在有限空间内,为创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的一门应用学科。在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下,建筑行业的规模有了一定的提升,而且建筑行业正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虽然在实际开展个性功能转化与优化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问题,但是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撑下,仍然能够有效解决各项问题,从而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关工作人员需要合理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从而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建筑物建设的科技水平,将其朝着智能化建筑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应用
引言
全面分析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的内涵与特点,引导施工企业、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观念认知,为后续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的分析、应对举措的探讨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在规划设计环节,将楼宇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作为硬件设施的重点环节,期望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为住户提供更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为确保相关智能化设施的平稳运转,科学控制设备能耗,降低智能化设备安装调试难度,施工的单位需要根据要求,认真做好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工作。从以往经验来看,电气智能化工作施工的目的在于,确保楼宇自动化系统、消防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在220V、50Hz的电压、电流环境下,快速进行信息交互,为智能化设备的运转提供技术支撑。由于电气智能化工程服务对象的多元化,施工企业需要在设计、建设、验收等相关环节,组织人员开展相关工作,因此,使得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体量巨大、施工环境较多。基于这种特点,施工企业需要认真做好管理体系的构建工作,确保人员配置、技术应用等活动的顺利进行。
1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建筑电气工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其所涉及到的设备相对较多,而且对维护工作有着一定的要求,在传统电气工程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自动化控制方案,而且需要事先设置工程模型,并且模型构建相对较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甚至会经常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各项技术精准度无法得到保障,从而限制电气工程的稳定运行。在创建自动化模型的过程中,一旦模型建造与实际电气工程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异,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控制方案将问题解决,通常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会影响电气工程的控制效果。因此,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则应该强化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确保能够合理将其融入到电气工程控制当中,并保证预测的精准度,有效避免多项问题,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效率,减少影响因素的出现。
2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2.1建立健全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机制
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强化施工成效,施工企业需要明确以往电气智能化施工环节暴露出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举措,从制度建设、人员调配等角度出发,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体系。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施工企业需要充分掌握施工方案的特点与要求,合理划分部门分工,将设计、施工以及验收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做好考核工作,制定考核标准,细化考核要求,通过这种方式,激发起工作人员参与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结合自身人员配置提升,加强人员引进与培养力度,逐步形成完备的人才队伍,更好地满足现阶段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的各项要求。
2.2加强项目施工材料管理
强弱电项目施工涉及较多的电气设备和管线材料,应用材料性质和设备的性能,会直接决定整个强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在项目建设初期,应进行施工材料质量的严格检测和管理。
一方面,应做好强弱电材料和设备的层次审批,以保证项目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材料检查中,应检查材料的外观、数量、规格,应对质保单等内容进行核对,保证进场材料质量规范。如强弱电线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和质保单上标识的参数一致,材料本身应完整性良好、防腐性能突出。另一方面,在施工期间,应做好材料的保存管理,所有材料应按照分类保管的原则进行保存,在保存期间,应注意库房环境的调整,避免材料过早损坏,材料使用中应做好领用登记管理。为保证建筑工程强弱电施工质量合理,应注重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和应用,确保强弱电设备的选用具有较高经济性、合理性。
2.3提高工程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在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设备的有效性和先进性,还要做好相应的防干扰工作,以保证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够顺利运行。首先,要想提高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那就需要从干扰源、干扰途径以及受干扰设备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解决干扰的问题。其次,软、硬件的抗干扰措施还要根据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选择与实施。最后,对一些干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选择一些简单、方便、性价比高的抗干扰方式,以此来保障建筑电气弱电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2.4实时监控
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具有周期长、体系复杂规模庞大的特点,实时监控系统中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建筑工程的不间断、无死角监控,运用先进的智能化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现场,向工程管理人员实时传递监控数据,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针对可能存在的紧急情况和意外问题及时判断,并且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避免发生漏电、漏水、偷工减料等情况。停车场等场所建筑运用智能监控系统,在智能化、自动化的基础上,可以通过感光监控每个车位,当车位中有车辆停靠时,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能够接收到信号,对车辆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向交互界面上传送。用户可以通过查看交互界面,快速找到停车位,达到降低碳排放量、节省汽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最终目的。智能电器中运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应用到天然气阀门、电闸等设施中,完善智能监控系统的功能,通过实时的监测和监控,避免出现天然气泄漏、偷电等情况。当有异常问题时,系统可以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语
智能化工程在建筑项目中的实现,无疑能够有效提升居住环境,充分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经过多年实践,尽管施工企业在智能化工程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施工环节,仍旧存在诸多不足,造成施工成效、施工成本管控难度的增加。为改善这种局面,施工单位需要认真梳理、全面总结过往经验,创新施工举措,调整施工流程,不断提升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的科学性、有效性,实现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兼顾。
参考文献
[1]田国荣.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3):94-96.
[2]赵晓燕.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分析[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20(4):41-42.
[3]常江,孙宝栋.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分析[J].精品,2020(8):143-143.
[4]刘怀涛.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7):59-60.
[5]杨全祥.建筑电气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J].大科技,2019(8):47-48.
[6]苏文科.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2):137.
[7]俞冽.建筑强电弱电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J].环球市场,2018(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