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宏峰 张高杰
金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当前绿色智能建筑体系已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而智能化技术合理应用,不仅提升建筑居住质量及舒适度,还可增强建筑使用安全性,因此大众日益重视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智能化的应用重视程度。基于上述情况,本文首先阐述当前绿色建筑的基本特点,然后解析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智能化的应用,最后提出建筑智能化应用的相关保障措施,以期为确保绿色建筑使用质量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绿色建筑体系;建筑智能化;智能化技术;节能环保
引言:当前建筑施工采用智能化技术及信息化技术,这样可显著提升建筑施工技术水平,还可实现建筑资源的高效管理,达到相关建筑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同时智能化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因此开展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智能化的应用研究意义重大。
一、当前绿色建筑的基本特点
1、节能性
与传统建筑比较来说,绿色建筑节能性更为显著,其对于能源利用率较高,并使用各种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节省大量材料资源。同时,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合理性高,建筑架构更为简化,这样既节约资源,还可确保建筑使用者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
2、便捷性
当前绿色建筑建设及施工过程中应用各种先进技术,这样方便大众居住工作,因此绿色建筑具有便捷性特点。因此实际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开展设计工作,并设置科学合理的节能紧急预案,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能达到用户的光照需求,进而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二、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智能化的应用
1、设计过程
实际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各种人员应当对于建筑环境实施有效规划,确保建筑内外环境质量基本相同,进而实现节约资源的目的。同时室外环境设计过程中,建筑周边应当种植各种绿色植物,扩大绿化面积,并定期对这种植物开展浇水、施肥及除虫害作业,选择绿色化肥及杀虫剂。另外,利用智能技术及计算机技术评估天气情况及植物生长状态,最终确认浇水及施肥的作业频次,这样既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也可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建筑体系[1]。
2、施工过程
2.1建筑结构
假使建筑周边区域发生地质灾害时,要求建筑具有一定的结构质量,这便需要建筑智能化技术合理应用,该技术能够对于建筑结构质量实施实施监测,并对于建筑结构稳定性情况实施评估诊断,其可显著提升结构使用质量,确保施工质量。
2.2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绿色建筑来说,材料资源节约也是重要的组成单元之一,提升工程管理质量,也可实现节约建筑材料的目的。同时实际工程管理阶段,施工单位应采用建筑智能化技术针对施工现场布设、预算以及建筑效益实施全面评估分析,也可精确统计建筑材料使用量,防止由于核算偏差导致资源浪费[2]。另外,基于建筑智能化技术合理应用,优化施工材料、设备布局,这样可显著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产生量。
2.3节水方面
和传统建筑比较来说,绿色建筑资源利用效率极高,尤其表现在水资源节约利用方面。实际建筑施工阶段,耗水量及废水产生量较大,基于智能化技术应用,不仅实时控制给水系统,还可规划给水管走向,实现管路的合理化布局。同时利用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监控用水量以及积水管网的水压值,依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水资源供给,防止发生水资源浪费情况。另外,通过排水管路的合理布设,避免污水污染周边环境,降低施工单位的环保压力[3]。
3、建筑使用阶段
3.1提升建筑安全性
对于绿色建筑体系来说,智能化技术应用,显著提升建筑安全性,进而保证建筑用户人身及财产安全,大体表现为下列两点。
(1)安全防范系统
该系统主要利用智能化技术对于建筑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监控,并实现门禁系统及监控系统整合使用,并针对建筑周边可疑目标开展详细排查工作,进而确保绿色建筑体系的整体安全性。
(2)消防系统
本系统基于建筑智能化技术,利用各种传感器预先评估潜在火灾发生点,便可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消防系统大量应用智能化技术,显著提升消防系统的工作效率,并对于消防系统各个环节实施全面监控,确保消防系统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还可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实现消防通道的合理化规划。
3.2建筑电气智能化
基于绿色建筑体系的应用,利用智能技术以及相关监控设备,构建相应的建筑电气工程模型,通过数据输出实现电气系统优化,进而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实现大众低碳生活。当前很多建筑均构建建筑电气工程模型,实际节能效果显著,大幅度减少电能消耗量。
3.3供暖通风系统
该系统作为建筑基本功能之一,利用智能技术能显著增强供暖通风系统的性能,基于神经网络系统评估冷热负荷,提升供暖通风系统智能化管理水平,增加设备运行效率,确保建筑内部温度适宜性,不仅提升建筑用户的舒适度,还可节省能源。
三、建筑智能化应用的相关保障措施
当前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智能化应用涉及材料、设备及人员等诸多因素,为了确保建筑施工及使用质量,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制定相关保障措施,其具体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1)重视绿色发展理念,根据建筑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节能设计,并构建完善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各个环节做好监管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同时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尽可能使用各种先进性的节能环保材料及技术,优化建筑功能及质量,实现旧建筑的合理改造。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尽量采取太阳能、缩小门窗玻璃面积以及限温启用空调等各种措施,进而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
(2)建筑企业应当重视技术研发以及人才培养工作,重点和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企业应当注重先进技术研发,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增加研发资金及设备投入,进而有效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当地政府部分应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各种扶持政策,提升经济奖励力度,对于建筑进行资金支持,并适当降低企业贷款利息以及给予税收优惠,进而推动建筑智能化发展。政府应当采用政策扶持方式,鼓励建筑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推动相关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关键技术攻关,并定期开展各种技术比赛,利用比赛方式促进新技术研发[4]。
(4)提升企业资质,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确定建筑智能化企业的具体资质,因此相关企业应利用各种政府扶持优惠政策,全面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确保企业资质、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均满足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绿色建筑体系来说,建筑智能化技术大范围应用,诸如设计规划、建筑施工及投入使用等环境,这样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质量,并提升建筑使用者的居住条件,进而实现绿色建筑及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温燕. 绿色建筑体系中建筑智能化的应用[J]. 房地产导刊, 2019, 000(012):232.
[2]林忠城. 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智能城市, 2019, 005(003):36-37.
[3]范元生. 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3):4400.
[4]建筑智能化在绿色建筑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建材, 2018, 000(0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