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齐向峰
[导读] 道德和法治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初中教育阶段
        齐向峰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党岔中学   719000
        摘要:道德和法治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是非观的基础,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符合新课改的方向,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思考教学的新思路,学习和发现更高效地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此,本文针对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对其教学思路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新思路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学会的综合素质提升重视程度愈来愈高,道德与法治课程也更加重要,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进行有效教学,并培养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对法制法规有一个基础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应该以提升学生道德观念为教学目标,为学生准备时下的政治信息,建立完善的道德评价机制,让学生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意识。
一、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借鉴和创新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全民性的培养,让学生多学习更重经典故事,通过其中的哲理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并能够明确地理解优秀的道德观念[1]。
(二) 有利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意志品质、观念和行为习惯,从而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进行正确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过事例中人物的各种观念和行为,让学生能够明确事例的含义,理解事例的真正价值,从而不断严格地要求自己,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2]。
(三) 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大量其他学科名人故事,以及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理论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学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例如,语文学科中一些文人骚客的故事都能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得以展现。学生可以将两门学科融合在一起,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
(一)改善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代已经明显脱节,与新颖的教学方式相比,过于单调乏味。并且,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常使用板书为学生讲解知识,而板书并没有很好地保存性,同样的知识在以后的课程中可能需要重新书写,这大大浪费了课堂的有效教学时间[3]。而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拍摄成短视频,供学生课后反复观看,然后在课堂中多为学生解决疑惑问题、纠正错误、加深理解,从而改变教学环境,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活动
        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前,可以先详细了解班级学生的状况,随后再制定信息化结合课堂教学的策略。例如,在五一劳动节前夕,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一场喜迎劳动节的活动,利用信息化技术准备“五一”相关的教学案例,可以将活动命名为“劳动最光荣”,活动的主题可以为表演类活动、演讲类活动或公益类活动。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查找有关案例,并抽出班会实践讲述劳动者的优秀精神,安排学生进行相关演讲。
(三)有效进行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关系着学生整节课的学习状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引入生活元素,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良好的课堂导入,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4]。
        例如,在教学有关家庭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请结合你们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你们的家中有哪些家庭成员?可不可以详细地介绍一些你们的家庭成员?可以从性格、爱好、职业、性格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便从多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成员。再让学生根据刚才所说的内容,绘制家庭成员关系树状图,并在学生绘制完后,深入的对学生讲解本节的道德与法治知识。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课堂导入能够更加的生动,而学生则逐渐地进入到了学习的状态中,更好地进行了知识的学习。
结束语: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学校和教师充分认识到这些不足,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德育的功能和作用,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备工作,做好常规的教学工作,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努力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效提升学生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斌建.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S2):135-136.
[2]赵淑娜.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原则之我见[J].学周刊,2013,(16):160-161.
[3]魏春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2):59.
[4]李照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9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