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运算能力的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连丽全
[导读] 小学教学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上有着良好作用
        连丽全
        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351106

        摘 要:小学教学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上有着良好作用,是数学综合能力的基础培养阶段。随着教育方式的优化和发展,对于小学数学带来的教学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不仅是数学科学素养的主要方法,更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针对如何在核心素养中提升小学数学的运算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核心素养;运算能力;个性发展;计算技巧
        
        在当前小学数学课程当中,运算能力属于数学的十大核心素养的重要一员。数学运算能力主要是指根据相关的规则和运算法则准确对结果进行计算的能力。运算能力的强弱会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1]。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运算兴趣的培养,指导他们发现和理解运算方式,使学生能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运算能力的提升。
一、数学运算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数学运算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运算能力不仅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探索的坚实基础,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增强认知的主要手段。对于小学生来讲,学生以严谨的态度对数学题结果进行运算,教师通常会将这个过程当做学生学习意识的体现。在运算过程当中,学生会逐渐增强对数字的敏感度,这对他们在将来的学习当中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当前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全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以及核心素养提出新要求,运算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成分,教师应当在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给予充足的重视。在运算能力培养的过程当中,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的发展。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运算能力提升方法
(一)强化课堂预习,巩固学生自我锻炼
        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所要讲解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对下一步教学任务的准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不仅仅可以提前了解对新知识的认知,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原有知识的巩固,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升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发现、解答过程,如果学生能够长时间的保持这个学习习惯,会对他们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带来有益的促进作用[2]。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对多边形的特点进行预习,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多边形运动规则,使其在接下来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的强调课前预习,借用网络课堂或者翻转课堂的方式,以精炼简短的计算使学生进行学习预热,进而达到增强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
(二)高效运用课堂,注重运算技巧传递
        在解答数学题目时,运算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关于数学理念的内容较少,更多是教习学生如何快速有效的进行运算。所以在小学数学的讲解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占据的大部分时间,进而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造成良性影响。教师们在通过相关题型的运算时,应当时刻关注对小学生运算规律、技巧等知识的传授。

首先,教师可以提升小学生口算能力的关注度,口算作为数学运算的基础,在笔算、估算的运用起到根本性作用。其次,老师要注重学生的估算能力,在解答题目时,引导学生对题目的结果进行预估,或者建立结果预估范围,在通过正式的运算过程之后,将笔算结果与预估结果进行对比,以此来判断学生的估算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的课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估算,让学生对两位数相乘的运算规律和方式进行初步探讨。最后,教师还要注重运算方法的培养,小学数学运算过程相对其他数学内容比较简单,即便没有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也会了解大致的运算过程,教师切不可因为这种情况出现教育过程的松懈,应当督促学生在解决运算的时候掌握运算过程的逻辑性,进而理解运算法则。
(三)立足实践情景,引导掌握计算技能
        小学生由于年级较小,性格都较为活泼,学习过程中不够专心,对题目和运算的关注度很容易因外界因素发生转移。鉴于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适时的在数学运算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思维材料,分析小学生的富有想象力的成长阶段特点,创设迎合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的数学情境,营造出欢乐、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保证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3]。例如,教师在进行经典数学题《鸡兔同笼》讲解过程中,将鸡、兔子的模型带入到课堂,利用可爱的动物外形来获得学生的专注力,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有效保障。教师可以将复杂难懂的知识进行转化,使其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理解,进而保证学生具有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意念。通过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有效的提升小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针对个性发展,深化学生解题能力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具有独立的理解方式和思考方式,所以在面对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时,应当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避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影响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扇形统计图》相关知识的讲解中,可以通过提问来了解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适合的解答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4]。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运算方式,使其独立思考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应当顺应时代的步伐,对传统数学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完善,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当提高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意识,注重教学过程的方式方法,尊重不同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利用情境创设来提升学生对数学运动的兴趣,进而促进数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构建适合学生探索、求知的学习环境。
        本文系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第二批专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文化课堂建构》(GZS191029)和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名师专项课题《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研究》(PTMS2001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赖淦元.浅谈小学数学“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35):63-64.
[2]吴方.瞄准核心素养,发展学生运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86.
[3]马巧江.基于核心素养教学,发展学生运算能力[J].读写算,2020(03):171.
[4]陶慧.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算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