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研活动中微课应用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花泽环
[导读] 时至今日,我国的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地尝试终于发现了比较实用的
        花泽环
        北海市海城区第八小学 536000
        摘要:时至今日,我国的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地尝试终于发现了比较实用的教研活动方式,各种各样的教师都为这个问题所困扰。作为新时代发光点的微课,依靠本身的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现在的教研活动中发光发亮的一种模式。当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教研活动我们有不同的策略,本文就针对教师的小学教研活动来进行相应的一些微课的实用方法来进行阐述。通过教师在他们的教研活动中使用微课的大体情况,本文会从多个布局角度来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研活动;微课;教学改革
一、引言
        在之前一段时间,发表了一篇名为《“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的文章,在阅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了解到,“微课”大部分是一种通过使用现代化的技术制作出来的时间短重点的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这是我们常见的微课的表现形式,视频中的重点针对教师在某一个的教研活动环节或者比较重要的教研活动的知识点来进行强化学习,最终能够达成将这一区域中的教师资源以及额外的教研活动来进行适当地结合。拿我们现在的小学教研活动来说,微课是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位置,所拥有的教育资源的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师们的不同的需求,把所有的教研活动中的重点知识跟其对应的主题进行有效地结合,然后与我们的小学教研活动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来制作而成的视频,使二者既有联系又能够各自有单独特点的小规模视频。
二、注重教研活动的内容的设计,偏向重点
        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微课”对于我们教师的小学教研活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微视频那一部分了,它们的大多数信息均是来自于教师在平时积累的经验录制的相关视频来组成或者是通过相关专业人员的制作在微型课件上经过对应的操作编辑成的视频。我们对于“微课”的实际应用这一块本质上与传统教研活动不会有太多出处,它包括了提前准备,“微课”视频的课程内容设计,适时的反馈,观看者对于视频的评价等等。在这之中微课内容设计是重中之重,按照我国相关部门的要求,具体到每个学校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挑选教研活动中中的重点内容,用科学的方法来产出真正适合用于教研活动的能够帮助到活动顺利进行的“微课”视频,接下来阐述一些长时间以来总结的经验以供参考。
        首先教师们应该通过调查大家的反馈来最终总结出来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单纯站在教师活动的角度来看,教研活动中微课的使用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培训教师的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也可以说是为了探究教师培训而发现的一个新方法。在教研活动中应用微课,其重点就在于要明确教师需求,也就是说要从教师的实际角度出发来进行设计,专门为教师们量身定做的培训视频。因此教研活动的内容设计的第一步就是采用问卷调查以及专题讲座亦或是课堂观察等方式来进行收集信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客观地知晓教师这个行业的具体发展需求或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遇见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随后将这些所有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需求整理,进而提炼和分析出对于教研活动有意义的活动主题并制作相关视频。
        第二个要点就是要针对上述提出的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目标确认。认定好了教研活动的主题之后也就说明我们知道了本次教研活动到底是在什么样的范围内进行了。

这时候应该要思考我们在这个主题之下到底要进行什么样的教研活动来实现什么样的活动目标呢?这个时候就需要结合现实情况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教师的专业水准,活动的空间与时间,教研活动的经费等等,要确定出一个切实可行并且能够顺利达成的活动目标,这个活动目标不仅仅要有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还要涉及对于教师需求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及理解的内容。
三、认清微课的内在需求,进行合理安排
        教研活动中对于微课来说重要的是什么?那必然是活动的布局,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刚刚所说过的,微课的重点内容部分是要针对主题与活动目标而进行展开的,它们的特点就是覆盖的范围大细节不够明确,对于这个情况如果能够做到良好的活动布局那么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让活动能够在进行的时候顺利不出现太多的问题。
        刚刚我们确定了教研活动的主题和目标,在这之后就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出具体的应用方案了。在教研活动中微课作为重要的一环不仅仅要有明确的方向,还应该有着对于节奏的整体把控,在什么时候带来什么样的内容是很需要清晰的逻辑顺序的。具体一点说,教研活动中的微课应该包括简洁的问题本身,精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具体细分为哪几个环节或阶段来操作,同时还应该留有预备方案,防止原定的计划被一些其它因素所打乱。将每个部分考虑得越周全,在教研活动中微课的作用就会越显著。
        最后在做好了前面的工作之后,教研活动中微课的实际应用也会有比较让教师们满意的结果,但是微课在教研活动中的作用并没有说就到此为止了,毕竟在针对不同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还没有让教师们形成深刻的认知与思考,还是需要对微课再进行额外的加工以及最终的分类总结,要保证教研活动的微课中不仅仅只有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还要拥有能够真正在实际应用上的策略与关键并使其具有指导意义,最终完成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微课部分。可以这样说,教研活动中的微课是在过程扎实和生成充分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信息精细化加工和知识重构,教研活动是整体,是大局,而微课则是核心是驱动力。
四、明确教研活动微课的类型
        在教研活动中微课可以有很多种表现形式与分类,它们往往都不是一个单一的类型,学会灵活应用各种微课的优势来进行应用,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教研活动进行的效果,而且对于微课本身的理解也能够有帮助。
        教研活动中微课的分类包括但不限于经验分享类、习得体验类、观察评议类以及行动研究类。经验分享类即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来进行实践经验的交流,让各个教师都能从微课的表现,从中有所收获对主题也能够一个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知。习得体验类即在教研活动中通过微课的演示让教师们进行实际模拟操作来获得知识内容的方式,这个类型的收获主要就取决于教师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参与程度,越充分参与就能获得越全面的收益。观察评议类即是将一些课堂实况进行模拟制作成微课,在教研活动中应用微课的时候将整个微课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又与多个部分进行联系,保持一个递进关系,让教师们能够通过自己来分辨出真实可靠的信息或者是发现一些新东西。行动研究类即是将重点集中在一个专题上进行持续不断的深入的研究并且将结果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更正,直到微课中所提到的问题全部完美解决。不管是哪一种教研活动的表现形式或类型目的都是要引起教师们的思考和反思从而获得进步,每一种都有各自应用场景,根据需求来判断具体的使用,才能够更好地开展教研活动。
结论:我们在小学教研活动中微课的应用上需要注意的是,教研活动本质上是带给学校中的一线教师进步以及区县中的教师进修所组织的,它本身在给教师指导者带来很多提升自我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客观来说教师,教研员教师培训工作者等共同组成了共同体在合作学习方面,每一个成员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都有独特的见解,利用微课将大家的经验都集中到一起进行分享,在教研活动中集思广益,真正做到了将问题回归到过程中进行处理,并提炼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为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提供有用的知识和素材积累,来帮助教师这个职业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丘志海.(2015).校本数学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师道:教研,89.
[2]林玲.(2019).提高农村小学教研活动实效性的思考与实践.广西教育(义务教育),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