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平措多布杰
[导读] 工匠精神是一种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在人类社会中积累和形
        平措多布杰
        (西藏隆子县中学,856600)
        【提要】工匠精神是一种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在人类社会中积累和形成的工作精神和美德。 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将有助于增强青年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提高他们的生活价值。 但是,在实践中,中青年教师从事重复性工作由来已久,组织文化与个体文化之间存在矛盾,使他们的工匠精神和工匠形象下降。 因此,目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青年教师的工匠精神,将其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中,共同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价值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青年教师;工匠精神;探讨研究
        
        一、工匠精神概述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是指追求完美和完美的工匠的职业道德和精神。他们具有严格的职业道德,勤于创新,勤于工作,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除了工艺精神外,还有其他内容和要求。进入工业社会后,工匠精神逐渐淡出,人们开始追求高效率,利润和成本等经营理念。特别是在进入智能制造时代之后,市场不仅需要质量保证,而且还强调人文精神。对具有深厚手工艺文化的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手工艺精神又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如今,工匠精神赋予了更多现代感。没有无私奉献,高度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精神,就不可能生产出能够经受住历史考验和使人民满意的高质量产品。在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也包括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
        二、基于“工匠精神”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
        (一)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的保证,也是教师教书育人所必需的专业素质。 如果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则无法进行教学过程。 精通所教授的学科知识。 优秀的老师就像知识的魔术师,不仅可以重现基础知识,还可以改变技巧,使学生喜欢知识。 换句话说,教师不仅必须知道什么是知识,即知识的结构,而且还必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帮助学生掌握这种结构。 为什么许多新入职的老师都具有完整的学科知识,却不知道他们何时站在讲台上?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主题知识。笔者就是一位数学老师。在学习数学时,主要记住一些数学公式,然后使用这些数学公式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是这时我并不真正理解数学的真正含义。后来,当笔者走到一线听课时,再加上平时对数学教学和人才培训的深入思考,我慢慢了解了数学是什么,以及数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需要从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中找到掌握学科知识的方法,以向学生传授这些方法。此外,教师的学科知识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影响。例如,当教师教授他们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他们会提出认知水平较低的问题;在教授他们更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他们会提出一些更高层次的问题。从这个角度出发,青年教师要提高专业发展水平,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
        (二)加强专业技能的发展
        老师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职业,这要求教育者掌握某些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某些专业知识和经验成功完成某些教学任务的活动,主要是解决教师是否可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作为刚刚进入教育职位的年轻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技能。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专业技能。青年教师通过跨学科的聆听,将现有的研究与教育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可以学习其他学科中优秀教师的长处,从而可以在横向比较中准确地把握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更加客观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用于解决问题,创造性的教学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青年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呢? 笔者认为,青年教师应根据教学主题的特点,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所包含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他们应该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不断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从发散到融合,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提问,分析,比较,判断,归纳和相应的选择过程。 从寻求共同点到寻求差异,然后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尝试解决新问题。
        (三)深化专业理想的培育
        作为一名青年老师,必须树立职业理想。理想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奋斗目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对教师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并不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而是依靠内在动力。青年教师必须具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教育中的无私精神和创新精神,以超越自我并实现生活的价值。当前,教育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重视越来越高,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也在不断上升。对于教师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可以充分发掘自己的教育潜能,实现人生价值,搭建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高度自律,充满职业和机遇挑战的环境中积极加强专业学习,研究和继续教育,并通过教育和科学研究建立职业理想,增强职业意识,增强职业素养,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而实现职业自我。
        (四)强化专业德行的提升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教师履行职责,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素质。 青年教师要注重自身的美德,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用个性魅力引导学生的心,用学识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 与传授知识相比,教师对学生的精神影响更大。 当我们回想起上学的日子时,最难忘的往往是那些具有独特个性和魅力的老师。 他们在我们生命的早期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启发使我们一生受益。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呢?笔者认为,青年教师应深刻认识自己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任务,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有爱心的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重要体现。 青年教师应从充满爱心的学生开始,发掘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保持亲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努力探索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这样,青年教师将在爱学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热爱自己的职业和事业的意识,成为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余霞.新时代乡村青年教师的心理隐忧及破解路径[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3):28-31.
        [2]孙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刍议[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0(02):33-34.
        [3]彭娅.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路径[J].人民教育,2020(Z1):88-90.
        [4]王伟.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J].教育,2020(0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