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课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途径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何娴
[导读] :区域活动并不拘泥于室内,教师可以将其拓展到室外,
        何娴
        天台县石梁镇中心幼儿园  317200
        摘要:区域活动并不拘泥于室内,教师可以将其拓展到室外,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也是一种良好的教育途径。而农村幼儿园虽然整体现代化环境不如城市的幼儿园,但是在区域活动中却占有着优势,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更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乐观开朗向上的性格,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利用
引言
        与城区幼儿园相比,农村幼儿园在办园规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课程资源等方面都不占优势,但其立足自身实际,扬长避短,为打造具有自身特点与优势的幼儿教育课程体系,特将资源丰富、获取便捷、操作性强、教学效益良好的田园自然教育融入幼儿园的课程,开发出具有农村地域特色的田园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一、当前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现状
        目前,在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往往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没有充分结合农村地区的资源、从生活化的视角探究多元化的教学机制和教学模式,也没有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等。另外,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有待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较少,学校也没有结合实际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实践平台,不利于引导幼儿园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在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教师的积极性不足,偏重于对幼儿技能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培育,从而不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全面成长,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氛围。
二、农村幼儿园课程中自然资源的利用
(一)其他亲子活动
        乡土课程资源筛选后,除了形成主题活动,村落、社区、家庭都能提供很好的课程资源,因此,应尽可能地挖掘和利用这些周边的社区资源。幼儿园特色活动的开展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资源也是重要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可为乡土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有利的条件。一般可用以下方式进行:家长开放日:通过向家长展示乡土自然资源的特色,让家长了解自然资源的价值,感受乡土特色自然资源与孩子发展的关系。家长助教:邀请家长老师走进幼儿园。有些当地家长,有着丰富地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活动的经验。家长的孩童时代,有更能亲近和充分接触自然的机会,所以利用他们孩童时代的一些经验和自然资源的各种玩法,让孩子们更多感受到“家长老师”带来的生动的教学。家长参与性制作活动;家长可参与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各类手工制作的活动。


(二)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组织实践活动,让幼儿园区域活动“活”起来
        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到附近的自然环境中收集区域活动需要的材料,如可以教幼儿做植物标本,农村最不缺的就是绿色植物,花草树木应有尽有,教师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幼儿亲自到树林中采摘自己想要做标本的植物,然后在幼儿都采摘完植物后带幼儿回到手工区域进行标本的制作。其次,教师也可以要求幼儿将在家中不要的废水瓶、报纸、糖果纸等物品收集起来,然后带到幼儿园,幼儿教师师可以将这些废弃物品变废为宝,带领幼儿在手工区域对这些废品进行再加工,将之变成花篮、存储罐、花盆等生活中可用到的小工艺品,在其中渗透环保意识,也能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使幼儿达到更长远的发展。最后就是农村幼儿园附近会有很多无害的昆虫,如蜻蜓、蝴蝶等,也会有常见的家畜,如鸡、鸭、鹅等,教师可以让幼儿准备一个鸡蛋,然后让幼儿去孵化这个蛋,看一看能不能孵化出小鸡;也可以给幼儿准备一些农村常见的蒲公英种子,让幼儿将蒲公英种子种在美术课用费矿泉水瓶做的花盆中,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室外的角落,带领幼儿观察蒲公英的成长过程。
(三)将民间游戏与幼儿课程相融合
        农村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很好的幼儿园教学素材。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同时结合民间游戏,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1)将民间游戏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融合。民间游戏具有随意灵活等特点,能够有效融入幼儿生活。幼儿的幼儿园日常生活从早晨入园开始,包括进餐、午睡、穿衣、如厕等,到离园结束。这些日常生活都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好时机。教师可挖掘民间游戏的价值,将其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各环节的教育中。(2)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区角活动相融合。幼儿园设有各种区角,如智力区、科学区、美工区等。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区角进行有目的的材料投放,营造出轻松舒适的区角环境,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让幼儿在区角开展多种类型的民间游戏,激发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并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四)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也是乡土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方式。如,幼儿的每日早操可以用一些田间劳作的歌舞进行改编;用鸡鸭的羽毛做成的毽子、用农作物的材料编制的麻绳等都是户外运动的好材料;午餐后散步去种植区观察从乡间带来的种子生长情况,最大限度地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为幼儿呈现出丰富精彩的乡土自然资源。生活在农村,到处都是户外活动开展的好去处。春游、秋游活动的组织,无须乘坐交通工具,无须到很远的地方,幼儿平时爬的小山、嬉戏的小溪流就是绝好的去处,捉迷藏、逮螃蟹、网知了、放风筝、折纸船、编花环,在野外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喜欢的活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活”应用,对幼儿的整体发展十分重要。让幼儿园课程体系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这样激发了幼儿亲近农村、亲近自然、亲近生态的积极情感,让幼儿园课程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野乐趣,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学习与生活。在城镇化进一步推进的当下,农村幼儿园的田园课程愈发显得弥足珍贵,有待进一步深度开发、利用与保护,这是农村幼儿园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胡元华.浅谈本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20(03).
[2]马海燕.农村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活”应用[J].中华少年,2018(32).
[3]董丹洁.农村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活”应用研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