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怀宁县振宁学校 安徽省安庆市 246121
摘要:数学是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点科目,通过学习数学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够得到培养,但是在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学生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学习质量相对较差,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参与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并且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促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全面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参与式课堂教学 实践探讨
引言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脚步越来越深入,如何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突破传统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新方式成为了如今小学数学开展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小学数学由于其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一直都是学生潜意识排斥的学习科目,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普遍显示出学生参与度的不高,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下。为了充分顺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做好课堂的主人,参与式课堂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力求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平等轻松的课堂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这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一、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构建价值
首先,参与式教学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只有带着快乐、轻松的学习情绪,才能让静下心体会数学知识的奥妙。参与式的课堂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地学习需要,很好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参与式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留给学生自由探索、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大大提高,不同的教学环节有不同形式的参与,满足全班学生的差异化,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就感、快乐感的推动下,更加积极的参与学习。参与式学习还可以加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智能发展,如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从而便于教师对学生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二、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应始终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同时教师所选择的教学理论应与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相切合,充分的注重,将方法灵活的运用到其中,发挥出参与式学习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通过参与式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由于小学数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其中涉及了非常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打好基础,很容易会导致在后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数学学习质量较差,甚至会出现非常大的学习阻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的是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也就是通过参与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并且明确在教学时其教学的发展特征以及学习情况。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的整体质量与学习水平,比如教师在通过参与式教学时,可以将鸡兔同笼问题利用不同的展示方法给学生讲解。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鸡兔同笼的问题,或者是由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到台前来参与到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活跃课堂的氛围,促使学生在这样一个课堂环境中愿意主动去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问题引导方式
问题引导方式就是通过教师提出多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利用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易被察觉,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师生共学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为了更好的为学生创设参与式平台,教师还要积极营造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的平等轻松氛围,让学生带着自由、轻松的心情进入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中去。比如在“认识钟表”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亲自带领学生进入生活情景中,拿出日常生活所用的钟表,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再看看谁观察最仔细,观察地最敏锐。学生们通过教师的鼓励,纷纷拿起自己的小表进行观察,触摸后得到了自己的观察结论。有的学生指出:我的表有三根针,每根针的长短和粗细、颜色好像都不太一样。教师可以适时带领学生对班级的大钟进行教学,为学生普及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区别和样子。而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又提出:我的表中有12个数字,每个数字之间还有10个小由一根根细线形成的小空,这些空的距离是相等的,数字的距离也是相等的。有的同学还提出:时针和分针、秒针都是往一个方向转动。通过教师的引导,每个学生纷纷开展了自主观察过程,通过深入的触摸、查看,对本堂的知识点完成了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需要表达能力,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帮助学生知识内化,激发参与热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所涉及的教学知识点相对于纷繁,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逐步地系统化,并且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始终对数学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在进行数学教学中,也要明确学习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可以始终独立自主的学习,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学习动力。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满足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所带来的成就,学习数学所带来的兴趣。比如教师在开展教数学教学时,以人教版数学教学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例,教师需要考虑到如何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通过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将小数加减法同分母、异分母加减法的异同进行比较,罗列形成一个系统的树状知识图,学生可以针对教师所进行的系统教学,了解到这一系列教学内容有哪些观点、有哪些区别、可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点,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结束语
通过使用“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探究数学中的趣味,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为今后学习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薛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讨[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56.
[2]黄芳.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17):76-77.
[3]韩雨婷.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0(2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