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雄伟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扶大中心小学 514733
摘要:如果学习力是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基石,那么意志力就是一个孩子能否获得成功的保障。没有坚持一件事并始终为之奋斗的决心与意志力,很难做到真正的成功。意志品质受到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与成长的环境所影响,学生也是从教育中不断形成意志品质,不断完善自我的性格。在本文中,笔者将就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做出阐述,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点新的工作思路。
关键词:小学教学、意志品质、培养、策略
前言:意志是人本身制定一个目标,并能够随时根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最终克服各种困难收获成功的心理过程。所谓意志品质是孩子从接受的教育中汲取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性格的成果。意志品质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未来孩子成长与接受更深教育所必备的一种品质。
一、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
社会是检验人才的实战场,一旦步入社会那便意味着一个人要慢慢开始承担自己的责任。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迂腐、不懂变通的“做题家”是无法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的。因此,学生在校时就必须加强适应性,以及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而言,或许他们离步入社会还十分遥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加强意志品质的浸润。古人说“以小看大”,现代科学也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在小时候就已经建立起来。因此,我们更加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为他们灌输意志品质的重要性,避免孩子的成长走上歪路。尽管国家已经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是目前我国的新一代家庭中还是以独生子女居多,这也就导致孩子们势必会得到更多的宠爱。如果家长与老师不对孩子们进行科学的引导,反而任由家长一味对孩子溺爱的话,孩子很有可能会形成自私人格,对其人生产生不良影响[1]。
二、当前小学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目前,小学教学中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德育教学仍然停留“说教”与“管教”上,没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在学生犯错时,教师才会提起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进而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德育教育。除此之外,大部分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大多都过于重视课堂纪律以及规则,他们往往会强制性要求学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过于死板的,教师仅仅只是刻板的将意志品质灌输给学生,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僵化的教学形式只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产生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意志品质的教学。
(二)缺乏对教学规律的充分认识
意志品质的培养应当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我们所有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成果最终都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的,因此一定要围绕学生主体来进行德育教学。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教师都缺乏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进行教学。小学生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很容易接受外界的信息,但同时也很容易被外界的信息所蒙蔽。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孩子的心理特征,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出发,不能以一个说教的上位者姿态来对待学生,要学会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让他们从心底里认同自己,这样德育教学才会发挥功效[2]。
三、如何通过德育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培养正确的观念
志向是一切成就的驱动器。初入大学,有的人经历了高中三年的苦痛折磨,于是一门心思想着怎么玩过这四年;有的人刚进入大学就立下了志向,想要保研进一所更高级的学府继续深造。即使是同一所大学的学生,从那一刻他们已经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收获成功的前提是拥有过人的意志,拥有坚强意志品质的前提便是要有着远大的志向。学生只有明确自己的方向与目标,才能在之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迸发出热情,才能不断冲破重重困难,进而收获成功。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应该在这个时候就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观念,从现在开始就对其进行学习目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树立目标的重要性。例如,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让他们多多参与到一些兴趣活动中去。有的家长让孩子从小学习钢琴、吉他等,未必是想让他们长大后成为艺术大师,而是要让他们在不断的练习中坚定自己的意志,在每一次技术突破中收获成功的乐趣[3]。
(二)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意志是人精神的体现,每一个人所表现出的意志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成长环境会使得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性格。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对其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例如,对于那些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孩子,我们应该培养他们果断的意志品质;对于那些行事过于莽撞,不懂得考虑后果的孩子,我们应该让他们学会在决定一件事之前进行反复考虑;对于那些缺乏毅力,做事情虎头蛇尾的孩子,我们则应该培养他们锲而不舍的意志。
(三)严格制度纪律
在培养孩子意志品质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能真正做到以朋友的姿态去面对学生,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要放弃自己身为教师的威严,完全放纵孩子。我们一方面要关心孩子们,体会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一方面也要对学生提出一些严格但合理的要求,让孩子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完成任务。品质是习惯的一种,习惯则是可以通过不断重复的过程来养成的[4]。例如,笔者在班级内为学生们制定了一系列行为守则,要求孩子们要按时到校,在上课时不能做小动作等等,让孩子们按照守则来约束自己。这些行为都是对学生们的学习有利的,也是意志品质的外在具现。教师需要通过严格纪律来帮助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养成这些习惯,从而培养自身的意志品质。
结语:如今我们推行素质教学,学生的成绩不再是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反而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不仅要做到“教书”,更要做到“育人”,让孩子们有着良好的意志品质,远比他们学会几个数学公式,会背几篇古诗要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曹俊.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方法[J]. 幸福生活指南, 2019, 1000(010):112-112.
[2]韦玉静. 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 2019,23(68):56-57.
[3]师发兵. 略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12(67):45-46.
[4]智强 孙. 小学体育教学中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 国际教育论坛, 2020, 12(10):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