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陈超
[导读] 语文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
        陈超
        十堰市茅塔乡中心小学       442000
        摘要:语文对于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是一门知识含量要求相对较高的学科,但是要学好语文,却非常的不容易,要学好语文,必须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但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本文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提出了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解决该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字: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会经常听到一句话“得阅读者得天下”,但是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是很多老师和同学都在思考的问题。纵观语文这门课程,和英语、自然等相比别具一格,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我们的母语,更多的是因为他所包含的范围是我们常人终其一生也难以学完的,我们的古人经常用“汗牛充栋”、博大精深等一些词汇来形容中华文化,而语文就是把这些文化传承下来的方式之一,所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学好语文,不仅是一种文化继承,更多的是自身能力的一种提升,而要获得这些能力的关键就是多阅读,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所以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这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会有巨大的益处。所以,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所感非所写
        古人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在进行阅读的时候,除了需要我们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之外,还需要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只有写出来,才能展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但是现在对于提升阅读能力的学生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下笔如有鬼”,脑子里有很多种想法,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的独特,当时需要学生写在纸上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写出来的东西质量也大打折扣。
        (二)“山间竹笋”——腹中空
        很多同学之所以写不出来自己的感悟或者写出来的感悟难以入眼,主要是因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太少。很多同学平时在学习语文课程的时候非常的认真,对其中的文章感悟特别深,这主要是因为老师的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地写出自己的想法,虽然其中有很多是自己的东西但是主要的思路还是跟着老师走,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路。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平时的阅读量少,所以在看到新的文章的时候很难自己快速地整理出整篇文章的思路并用准确的语言将其精确地表达出来。比如让学生背出20首有关“春天”的诗集,很多学生别说背整首诗,勉勉强强能说出20句都相对困难了,这是很多学生的现状。所以老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让孩子有自己主动阅读的意识,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积累更多的知识,让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1]
        (三)“做自己”难
        因为语文课程的独特性和所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从基础知识学起,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问题也就出在“引导”上。在平时学习阅读的时候,很多老师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所给出的参考答案对阅读进行讲解,学生在听的时候也就没有太多自己的想法。

很多学生在读到一篇新的文章的时候其实会有很多不同的想法,有些想法甚至别出心裁,是参考答案都没有的,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没有机会或者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大部分情况下只能按照老师的想法进行。[2]
        二、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
        (一)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语文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如果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准确的写出来,让人感觉到非常新奇而且赞同,是非常理想的事情,但是如果要达到这种水平,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练习。很多学生在写自己的感悟的时候之所以特别困难,主要是因为平时练习得太少,练习不到位,自己所学的字、词、句也难以运用在合适的位置上,张冠李戴的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理解不透彻,而是学生虽然阅读的文章很多,但是很少去实践,也就是将自己感悟写出来,所以老师应该从这个方面下手,解决学生现在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在学习诗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试着用自己学到的和知道的词汇写一首相似的诗,以此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3]
        (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越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最大的障碍,这不是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主要是因为学生学到的东西太少。就像钻木取火一样,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才会燃烧。从学生的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阅读书籍较多的学生明显比阅读量少的学生阅读能力更强,在表达上也优于后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生之间的知识储备量不同,只有自身的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才会由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才会得到提高。在这个方面,除了学生自身的自律意识之外,还需要老师的监督。比如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指定一些阅读书籍,等学生阅读完,然后再对比没有读这些书之前的变化,以此找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三)实现思想的“相对自由”
        对于老师而言,自己需要做的就是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走好每一条路。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阅读之前,应该尽可能地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最后再进行汇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听到很多种不容的想法,也就会产生很多种不同的想法,说不定有些同学还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启发,产生显得想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成绩,更多的是因为关乎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更多地意味着理解能力的提升。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必须意识到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自身的知识储备量不够、实践能力不强、没有表达自己的机会等,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摘录,并根据授课的进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只有如此,孩子语文阅读能力才能实现根本性的提升,才能实现孩子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钱林.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阅读,2018年79期.
        [2]李晓芬.浅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考试周刊,2019年25期.
        [3]陈小英.浅析小学低中学段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8年21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