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目标引领下助力学生成长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第4期(下)   作者:林朝红
[导读]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建班育人的策划人和实施人
        林朝红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师范学校   245200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建班育人的策划人和实施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具有优良的政治素养和正确的“三观”,牢记班主任工作的五大职责。中职学校因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班主任任务更艰巨,付出要更多,也更需要班主任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耐心引导,细心呵护,助力其良好品格的形成和职业技能的养成。
        作为一名中职舞蹈教师,在连续担任班主任近二十年的历程中,我深感树立班级目标并带领学生不懈追求,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深远。
        一、快速融入,开启学生新生活
        开学前,做好初步的班情分析,注重入学的仪式感,让学生对新学校、新班级、新老师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
        就读中职的学生,大部分在初中是被老师忽略或存在感较弱的那部分。在他们入学前,班主任可根据学校提供的入档材料进行班级人员情况分析,以表格方式记录下每个孩子的特性和优缺点,尽量在学生入班前熟悉每个孩子的名字。新生报到当天,孩子自报名字时,班主任就能迅速说出她的情况。学生们会在惊讶的同时产生强烈的亲切感,那种被关注的良好感觉也会让他们对新班主任产生认同感。
        新生报到前,班主任要提前安排好寝室位置,固定好床卡。如果为每人准备一张小卡片,手写好对每个学生不一样的祝福语,学生在进寝室的那一瞬间,会有回家的感觉,进而产生归属感。温暖、舒心的小细节,也会让家长更放心。
        第一次班会课是所有班会课中最重要的一次。这次班会课着重围绕问题展开,师生坦诚相见,吐露心声:
        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来该校?我来该校做什么?三年后我会是什么样子?将来的我准备做什么?
        班主任是谁?她的带班风格和个人属性怎样?优势在哪里?能给学生带来什么帮助?
        该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学校规章制度有哪些?哪些红线不能触碰,哪些奖励值得去拼搏?
        这节班会课耗时会比较长,重点是重燃他们学习的信心,希望它像冲击波一样一浪一浪地影响学生的大脑,让他们从不甘到兴奋,从抵触到期待,无暇去顾及中考失利带来的失望,迅速转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没有时间渺茫,没有时间彷徨,因为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实践。
        二、确定目标,形成个人、班级新规划
        当学生们对前景有了憧憬和展望,就是制定目标的最好时机。当然,制定目标也要因人而异,要定得恰到好处,学生伸手蹦一蹦就能够到,否则会因为努力一段时间看不到效果而放弃。
        个人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我建议学生将长期宏观目标确定为:学好每门专业课,争取在第三年完成教师资格证的笔试,并为“专升本”考试做好充足的知识理论储备。从一名初中生成长为有职业能力的高职生,全面合格,多能一专。
        短期微观目标一般为学期目标,这一个学期里要让自己专业技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各科成绩在班级中努力达到什么层次,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可以参加哪些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更短的目标可以是月目标、周目标,甚至是日目标,逐渐细化,指引每天的学习生活,如每周要完成几个琴点、完成几幅美术作品?每日读几篇口语作品,等等。睡前每日一问:今天我完成任务了吗?反思当天规划要做的事情是否完成。如没完成要分析原因,次日改进,争取把计划的事情全部完成。
        制定班级目标要根据专业特色。全班同学一起努力,塑造一个三年蝉联的优秀班集体!大家拧成一股绳,树立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努力营造“今天我以班级为荣、明天班级以我为傲”的氛围,荣辱与共,相互扶持。提倡“先班级之忧而忧,后班级之乐而乐”。每周一问:我为班级做了什么贡献?班级形象有没有因为我的个人行为而抹黑?开展一系列“我为班级建设添砖加瓦”的活动,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
        三、制定方案,引领并规范学习生活
        目标确定后,班主任要基于班级情况制定班级建设方案,对班级建设内容、方法、过程等做出明确安排。一个完整可操作、有职教特色和专业特色的班级建设方案,是目标达成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
        班级建设方案分年级制定。要具体落实到每学期的具体执行内容及安排情况,如开哪些班会、根据学校教学活动组织哪些相应的班级活动,一日常规要达到怎样的水平,技能课练习计划等等。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遇到问题该如何解决。
        班级方案的实施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执行力,班规、班训是支撑,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有效完成的关键。确定班训能让学生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让原本行为习惯不够好的他们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很多事情没有对错,只是发生在不该发生的时间,比如玩手机,休息时间玩没有任何问题,可是上课玩手机就属于不正确的行为。
        可以根据中职生行为规范来制定班规,根据专业特点和班级特点细化每一条,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培养班级荣誉感,让学生知道所有的努力都能得到体现,也让所有的违纪得到相应的惩罚。长此以往,可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等行为习惯。
        四、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前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榜样是旗帜,榜样也是镜子,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得优秀。班主任要注重塑造自己的个人魅力,从内在专业到外在形象的塑造,把学生吸引成班主任的“死忠粉”,以班主任为荣,这样关系的建立极有利于班级工作的推进、开展和落实。
        班主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夯实软实力,不断遇见更加优秀的自己。要熟读各种德育理论,熟知班主任五大职责,根据时代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和管理技能。

努力抓住各种学习机会,研究班级活动组织方法的操作性、班级管理途径的实践性,育人理念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做到“人老心不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储备,善于并且必须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教训,多实践,多思考,勤积累,勇创新。
        五、养成良习,保障方案落实
        没有纪律意识都是空谈。校规和班规是他律,从他律内化到自律,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习惯伴随一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应是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其中,我更重视两点:
        一是自律,主动迎接挑战。制定目标——积极实施——总结反思——习惯养成。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艰苦的过程,因为中职生原本学习习惯都不很理想,所以在一段时间的坚持后,学生就会觉得疲惫想退却,管不好自己。这时候来自外界特别是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很重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改变,保持继续往前的学习动力。
        二是慎独,坚持自我修身。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反思自己所思所行,养成良好的品行操守。“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所有一切从点滴做起,这在学生品格和职业道德养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提倡正能量,杜绝坏习惯。真诚面对内心深处的自我,拒绝外界各种不良诱惑,进而形成对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度要求的理性自觉。
        六、巧用班会,力求知行合一
        举办各种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这是班会的最大优势。组织主题班会时,强调注重品德形成(内生—外化)、品德发展(他律—自律)、道德学习(体验—感悟),群体效应(互动—共生),使他们很多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与行,然后知行合一。
        运用叙事共情式主题班会,能让学生感受——感动——感悟——明理。《感恩父母》班会可播放一些真实的VCR,了解父母为了全家生计而奋斗的一天,让孩子体会父母不易,继而会有些忏悔有些自责,是时候为自己也为父母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了。明理带来学习动力,慢慢改变自己。
        运用活动体悟式主题班会,能让学生参与——体验——感悟——明理。如《寝室里的你我他》班会,意在调节寝室里层出不穷的小矛盾。每个孩子都是在家里被宠惯的个体,遇到问题总是喜欢站在自身角度考虑问题,总觉得是对方的错。我们根据现实情况排演了一部小品,请学生交换角色饰演,演着演着,没到结束,学生们就明白了原来真正的自己很是“不可理喻”,换位思考,很快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体悟,改变,并养成换位思考的好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运用对话明理式主题班会,会让学生议事——交流——汇谈——分享。比如眼下困扰每个班主任良久的手机管理问题,我们开了一次《手机,让我欢喜让我愁》的主题班会。事先给了同学们发言的准备,请大家畅所欲言,手机该不该统一管理?什么时间统一管理?如果不统一管理能否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如果统一管理该怎么管理?具体实施方案?大家在一节课的时间用辩论方式达成了手机在某些时间段(如上课、午休)需要统一管理的共识,再经集体商议解决了手机统一管理后手机支付的生活问题(用“校园一卡通”),并讨论通过了违反规定滥用手机的惩戒措施。
        七、挖掘资源,提供学生成长舞台
        每个班主任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或优势项目,合理运用专业技能优势等资源,对带班也可起到促进作用。我是舞蹈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抓得极其严格,因为每一个能抗住舞蹈练功之苦的人、一个高度自律且积极向上的人一定具有坚强的意志。我用舞蹈基训组合训练让学生形体优雅,举手投足散发魅力;用舞蹈表现力训练来教会并鼓励学生努力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越来越自信。“强将手下无弱兵”,每一个学生身上都能看到班主任的影子。
        舞台和比赛对于人的历练是再多的台下训练所不能及的,它会很好地教会学生如何克服紧张心理,发挥正常水平,培养自信心;也可教会学生如何看待失败,接受挫折教育;还能教会学生学会欣赏,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以他人为镜,发现差距,取长补短。因此,我不断争取让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演出和比赛活动。学生们通过演出和实践,夯实基本功,全面提升舞蹈素质,身上的气质属性慢慢与众不同,心理上的自信也逐步确立。舞蹈上的心理优越感的建立、技能的成功经验,可以慢慢迁移至其他学科,让学生充满自信,学习状态良性循环,不断进步。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自身其他资源,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学生实习阶段,鼓励学生多接触小朋友,理论联系实际,让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夯实学前教育的各种技能,成为一个合格师范毕业生,为担当幼儿教师做好各种准备。
        八、关注心理,做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
        班主任不必每天陪着学生,但是一定要出现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和时代接轨,摸清这一代的学生在想什么,喜欢做什么,缩小与学生间的距离感。当学生感到迷惑时巧妙引导,当学生遭受挫折时及时安慰,当学生获得成功时不吝鼓励,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施以援手。
        善于倾听引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平等对待和倾听每一学生。善于换位思考,在遇到问题是能够合理控制情绪,不做无谓的批评和责骂。善于表扬激励,注重对学生情感需求的满足,让学生产生幸福感,从内心源发学习动力,跟着班主任一路向前,不断挑战自己,所向披靡。
        九、家校合作,共建全方位教育
        学校、教师、家长都是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特别是有问题行为的孩子,更需要各方面的支持。
        班主任要支持任课老师的每一项工作,抓住每一个合作机会。主动面询任课老师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哪些问题需要班主任协助解决,哪些好的现象班主任可及时在班上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其外化成更强的学习动力。
        班主任要实现与家长沟通的常态化,不能等到发生问题时才去沟通。平常可把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真实情景,用微信小视频方式展现给家长,让他们知道孩子在学校是在努力学习,让她们放心,如有特殊问题会及时告知。也要求家长履行孩子在家时的监督职能,如有不太好的苗头也要主动和班主任及时融通,防患于未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