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尧禾镇第一初级中学 715600
摘要:在生物学科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多以教材为基础,将知识较为“生硬”的灌输给学生,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却更加强调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生活化教学就是其中之一,展开生活化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感知生物和生活的联系,让学到的生物知识不仅用在考试中,也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
引言:
单纯的生物知识点讲解是抽象的,是枯燥的,而以生物知识点对应的生活现象来配合讲解,却是形象的,有趣的,因此展开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深入理解,做到教学做合一,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对生活化教学的多点思考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生物教学中取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在生物知识点教学时以对应的生活现象来配合教学,帮助学生对生物知识点建立更加深入、更加清晰的认知,同时,又鼓励学生用怀有生物科学的视角去看待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因素,通过这样“引进来”和“用出去”的形式,来优化生物教学的形式,提高生物教学的质量。
(二)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提升学生兴趣:单纯的生物知识点讲解是抽象的,是枯燥的,而以生物知识点对应的生活现象来配合讲解,却是形象的,有趣的,在生物课程中展开生活化教学,能够避免课堂氛围沉闷,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加强知识认知:在教学的时候,将生物知识点和生物现象配合起来讲解,将形象和抽象结合教学,将理性认知和感性思考双向激发,势必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掌握生物知识,提高认知。3.强化生物和生活的联系:在过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缺乏生活化视角,在生物学科中学到的生物知识只能应用在考试中,并且未养成生物视角、生物思维,这意味着学生学习生物有着局限性,而生活化教学则是再强化生物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将学到的生物知识不仅应用在考试中,也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避免培养出“书呆子”学生。
(三)生活化教学应用现状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大方向是好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教师越来越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1.未能将生物和生活实际联结起来: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忽视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未能开展生活化教学,或开展生活化教学太过肤浅,实际应用效果不好。2.教学手段老化:教学手段老化主要指的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深远,教学不够灵活,一些如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应用较少,举的生活化例子也比较老旧,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思考。
3.实践教学内容较少:实践同样是生活化教学的一种体现形式,而很多情况下,初中生物的实践教学活动却比较少。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一)以生活现象或生活问题导入课程
课程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到课程导入所创设的问题、话题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生活化教学中,不妨以生活现象来导入课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
例如在“生物的遗传”教学中,教师提问学生俗语中“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是否正确,有什么科学依据呢?有的学生觉得受到生物遗传影响,这话是正确的,有的学生则指出骡子、狮虎兽等,指出生物是非常神奇的,这句话太过狭义,是错误的,双方展开探讨,后续自然而然的,教师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无比顺利。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初中生物教学时展开生活化教学,灵活讲解,在教学生物知识点的时候,结合相关的生活现象或生活问题来展开,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2]。比如在讲授“酶的概念”的时候,举例子生活中常见的酶,例如洗碗用的洗洁精,含脂肪酶、洗头用的洗发水、洗澡用的沐浴露等,都含脂肪酶或其他酶成分,才能快速水解油脂,快速清理,例如酒精制品,就是用的微生物(酿酒酵母)体内的产酒精酶,例如酸奶制品,就是用的是乳酸菌内的酶。
(三)实践探究
生物学研究的东西都是活生生的,她来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尤其是初中生物并未太过深入,因此展开实践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大自然、接近生物科学,比如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栽培,比如带领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感受生命的律动等,可以说实践教学时非常重要的。
(四)探究生活,发现生物
如果说上面两点是将生活现象或生活问题引入到生物教学中,是“引进来”,那么这一点则是鼓励学生用生物视角、生物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是“用出去”,教师鼓励学生以学习过的生物知识点为基础,在生活中展开探究,养成一双慧眼,对学生养成生物思维极有帮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上文首先阐述了对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意义、应用问题展开了阐述,其次分析了生物课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结合两点分析,希望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贾学瑞. 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探究[J]. 家长, 2019(35).
[2] 刘娟. 解析新课改下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策略[J]. 软件:电子版, 2019, 000(0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