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霁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157400
【摘要】近些年,随着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小学教育学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进行大班课的教学。 如何在大班课上有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师范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小学教育学金课的视角从课堂管理、课堂评价和有效的课堂策略着手探讨高师大课教学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小学教育学大班课、教学策略
2018年6月,教育部提出在高校打造与“水课”相对立的“金课”,目的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那么问题来了,在小学教育学的大班课上进行教学也能打造成金课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在小学教育学的课堂上不打造金课,那么就会出现这些状况,由于大班课人数众多,容易造成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学生不知听没听,同时大班课的教师也想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来,比如回答或讨论,担往往又怕不好控制课堂,或课堂纪律保证不了。为了保证学生的出勤率,课前点名又浪费了课堂宝贵的学习时间,大家都认为小班课教学最好,但是现实条件不允许,所以对于担负大班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怎样有效提升大班课的教学效果,达成小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于大班课教学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尤其是简妮?劳埃德-斯特瓦斯教授在她的文章中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大课教学相关策略。
一、从课堂管理上需要策略
在高师大班课中,夹杂在众多同学之中很多自律性比较差的学生会产生一种“隐逸感” 所以,对于大班课教学来说首先就是维持班级的课堂纪律,当然对于大学生来说,课堂纪律主要表现在迟到、早退、课上聊天、玩手机。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怎么做?课堂管理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有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其实从班级授课制出现以后,大班课一直是主要的形式存在的,也是学校教育进行专门教育的最主要方式。在大班课中教师怎么讲才是关键。那么小学教育学应该怎么讲才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呢?
(一) 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管理策略:比如学生可以把手机、电脑带到课堂上,并且鼓励他们利用网络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但是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需确保问题符合金课所提出的两性一度的要求,在互联网上学生不可能搜出现成的答案。比如小学教育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是国考的考题,在网上很容易找到现成的答案,所以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重点在能引发学生思考的主观题。
(二)教师的角色意识在大班课上也要发生改变。也就是说教师在上课时不要局限在讲台前而要深入到教室里,这样学生看到教师过来就会避免走神分心。还有大班课的学生性格各异,很有可能会有学生对教师的学提出异议。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以免影响课堂学习时在间,教师在学期之初应该把明确的教学异议的诉求方式告诉给学生。如果有学生当堂提出异议,教师不能不理不睬,应该以温和的态度根据具体问题决定是当场或是课后解决。
(三) 大课学生的出勤因为人多,不容易控制,怎么解决呢?首先学生点名,可以采用现代网络技术解决,比如云班课上就有学生的打卡功能,时间快捷 ;同时还要考虑学生为什么逃课,找到学生逃课的原因,如果是学生觉得上课没意思学生,课堂枯燥乏味,学习效果很差。那么教师就要积极改变课堂教学氛围,进行教学革新,这才是保证学生出勤的最有效手段。
二、从教学评价上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
如果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然课堂上纪律能得到很好的维持。怎样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办法就是把小学教育学按照金课的标准进行教学革新。教学革新的关键就是教学评价的有效实施。如何达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保证我们的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怎样达成这样的目的,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对于当堂所学获得足够的及时的评价反馈。对于小学教育学这门课程来说就是采用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评价比如:
(一)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主动学习任务,当堂下课时学生就需要即时完成,等到下次上课前教师检查一部分测验结果,的这样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共有疑惑,便于新课开始前答疑解惑。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技术手段实时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尤其是知识的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重复讲解某个难点或是让学生之间相互指导或讨论。
(三)视可行情况,把主动学习采用的练习方式融入到考试当中,成为主观试题的一部分。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主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学习效果。同时,期末考核中还要加入学生的平时表现,加大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学生可相互评价,评价对方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在小学教育学的课堂上,让学生试讲、练讲,锻炼他们的师范技能,同时学生在当教师的过程中,也能展开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提升师范素养。
三、从教学设计上让学生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活力
要解决大班课教学的弊端就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教学过程中什么是必不可少的? 笔者认为在教的过程中首先是讲授,教育分有学校教育即他人教育和自我教育。在教学中就是体现的是学校教育,教师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一说到讲授,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刻板印象: “老师拼命讲,学生拼命睡”,实际上与讲授法本身没有关系,而在于使用这种方法的人没有把握住讲什么和怎么讲的精髓。
目前的讲授有三种表现形式,常规的线下课堂教学,通过网络的线上直播课和录播课。目前的混合式金课教学活动就是线上的录播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那么教师的讲授是否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相背离吗?显然不是,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说是针对于以往教育中存在的旧三中心说而言的,即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受到教师的刺激和控制过多,所以他认为学生是太阳。但是杜威并没有否认教师的作用。教育的三要素的教师、学生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在大班课上教学,更不可否认教师的作用,关键不是教师讲授,而是教师应该讲什么和怎样讲才是大班课教学的关键。教师讲授不应该成为学生学生主动学习的障碍,而应该在讲授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高阶学习。所以教师只是单纯的讲授设计好了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教学设计是主要的,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按照金课两性一度的要求对大班课教学进行设计是完全可以的。大班课教学方法的改变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大班课而言学生主动学习在形式上感觉是一种特别不容易的事,实际上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每节课的大班课教学中都要设计至少一次的学生主动学习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一般包含学生的思考、分组讨论、和结果分享三个主要环节。
(二)课堂上预先设计有深度的问题。以前在小学教育学的课堂上总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提问学生,其实简单的选择题是属于低阶性的知识,是不会引起学生的高阶性思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将实际问题和课堂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运用所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办法。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学大班课堂上展现当前社会上比较热点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再来进行深度思考。
(三)学生之间的分组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式。大班课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就是让学生分组学习,在分组时一定要考虑到共性和差异性,保证每个组的程度水平尽量一致。在分组讨论时学生就问题展开质疑,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在课堂上分享每组讨论后的观点,最终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思考。锦上添花的做法是让学生先各自思考写出自己的观点或是问题的解决办法,再相互讨论。
(四)在学生的主动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要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但是在学生讨论的时候,不是全程把时间都给学生。老师起到的是教学的主导作用,需要全程掌控课堂时间和教学进程,比如在学生讨论的时候可以随时就学习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并就学生的反应及时给出评价。
[参考文献]
[1] 陈宝生. 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增刊3): 4-10.
[2] 吴岩. 建设中国“金课”[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12): 4-9.
[3] 候长林. 应用型高校打造“金课”要体现“七性”[J]. 职教论坛, 2019(3): 58-61.
[4] 龚声蓉, 彭远红, 宋文婷. 区域协同, 共谋发展, 探索IT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J]. 计算机教育, 2017(6): 8-9.
[5] 钱振江, 龚声蓉, 徐文彬.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17(6):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