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翩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一小学 322000
一、说教材+策略+学情
本文出自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之手,是一篇介绍科学知识的观察笔记。全文知趣交融,明线介绍了蟋蟀的住宅特点及修建过程,暗线告诉了我们观察的方法,双线并行,为我们展现了勤恳耐劳的蟋蟀形象,进一步赞叹了生命的伟大神奇。
《蟋蟀的住宅》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主题下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三上第五单元时,学生已经初步体会了如何留心观察事物,因此。本着学为中心,深度学习的理念,我将引领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能力,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
二、说目标
因此,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特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等方式,认识“宅、隐”等12个生字,端正书写“卧、专”等14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是本课的基础目标。
2.通过品词析句,知道蟋蟀住宅为什么是伟大的工程。在体会文章准确生动表达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这是本课的核心目标,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3.通过作者的观察方法,体会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这是本课的发展目标。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为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习有所获,突破重难点,我将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板块。
版块一:质疑导学,引发思考。
版块二:梳理文本,质疑深入。
版块三:品词析句,感受伟大。
版块四:对比阅读,以读促写。
(一)质疑导学,引发思考
1.上课伊始,我先检查学生们的预习情况,交流“我认识的蟋蟀”后,补充完整课题。
2.齐读课题后,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该版块以问激活学生的思维,以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梳理文本,质疑深入
1.首先学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学生充分交流后得出本文写了蟋蟀的“住宅特点、修建过程”。【相机板书:住宅特点、修建过程】
3.那么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呢?它又是怎样修建住宅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进行研读,通过找关键语句的方法,完善相应的思维导图。
.png)
交流后得出,蟋蟀住宅的特点是:(外部)向阳隐蔽,便于排水;(内部)大小适宜,简朴卫生。蟋蟀修建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是十分柔弱的,而且时间漫长。
(本版块,我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读文,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品词析句,感受伟大。
此版块,我将分成三大步:
第1步,关注工具,体会伟大。
①出示蟋蟀图片,文本对照观察蟋蟀的挖掘工具——前足、大颚、后足、锯,体会蟋蟀工具的柔弱简单。
②引导学生圈画蟋蟀修建住宅动作——扒、搬、踏、推、铺,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从而感受蟋蟀的勤恳耐劳。关注“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思考这里的连看和不耐烦,矛盾吗?明白作者用“我”的不耐烦来突出蟋蟀的勤恳,进一步体会蟋蟀的勤恳耐劳。
③再结合蟋蟀住宅的诸多优点,工具却如此简陋,让学生说一说蟋蟀的住宅是一个伟大工程的原因。
文本内容的表达离不开语言的雕琢,本文知趣合一,语言既生动又准确。因此展开——
第2步,品味语言,感受准确。
①出示原文“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和改后的“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掩着”,请学生品读。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半”字,就写出了洞口——隐蔽、安全、通风又便于出入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准确表达。
②接着我将提醒同学们,文中像这样写得准确的地方还有很多,鼓励他们再从文中找一找。然后请学生交流体会。
接下来我将聚焦“观察”,作者之所以能把蟋蟀的住宅写得如此准确,离不开作者的观察。由此展开——
第3步,图文结合,明察之法。
①结合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从外到内观察蟋蟀住宅的,所以观察首先要有顺序。【板书:观察有顺序】
②接着结合课文语言的准确性和插图中蟋蟀的模样,体会到观察还要细致。【板书:观察要细致】
③拓展资料,聚焦“法布尔三十年的观察”,明白观察还得坚持。【板书:观察得坚持】
(本板块放而有度,采用了研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思考,点面结合让学习更加高效。)
(四)对比阅读,以读促写。
1.对比阅读,学习写法。
出示课后第三题,麦加文的蟋蟀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在表达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篇?体会课文把蟋蟀当做人来写的好处,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课文生动有趣的句子旁,写写自己的感受。交流后总结写法:法布尔的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作比较、举例子等方法,让文章变得生动准确起来。
2.写法迁移,以读促写。
出示其他动物的窝,如燕窝,蚂蚁穴,马蜂窝等等,请学生运用这些方法,从窝的特点或修建过程写1-2句话。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习得。如何将书本的语言转换成便于学生内化的语言,给出学习的支架,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掌握。)
五、说板书
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堂内容的缩影,我力求板书简洁明了。我的板书设计以提纲式板书为主,“观察”和“蟋蟀住宅”双线并行,这样比较直观清晰。
本堂课,我既让学生体会了本文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到蟋蟀的勤恳耐劳的品质;又学习了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为单元习作——写观察日记作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