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迎春
济南市钢城区艾山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所要学习的重要科目,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则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所要贯彻的重要内容,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则需要强调学生能力的发展,在实现其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贯彻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高效教学是指高效率和高效果的教学,为了达成高效教学的开展,教师在实现教学合理推进的基础上,也要能想办法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相应的,教师就需要能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研究
一、利用信息技术,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对教学展示的方法进行一定程度地调整。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往往会依赖黑板,这一教学工具虽然也可以实现知识内容的展示,但难以达到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展示,这就使得学生在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较差。而在当前,多媒体教学工具已经在教学中得到了普及,这一教学工具在教学展示方面具有更强的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后,其在教学中也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也能得到更好地贯彻。
二、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贯彻核心素养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一能力主要是指学生进行语言组织和语言交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能力的教学培养,教师需要能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在语言情境中进行正确地交流,实现其语文语感的发展。而为了实现有效语文活动的开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选择能吸引学生有效参与其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就可以选择“读图说句”“故事新编”等活动,发挥出多媒体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其中。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开展“读图说句”的活动,在其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小漫画,让学生通过对漫画的观察,尝试着组织语言,将其中所描绘的内容展示出来。如,为了给学生进行演示,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小男孩放风筝的图片,并作出以下描述:“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在这个美好的季节中,一个小男孩在公园开心地放风筝,风筝的形状是一只可爱的小燕子”。通过范例展示,学生就可以基本了解这一活动的参与方法,教师也就可以展示后续的教学内容。又如,在“推荐一部动画片”这一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选喜欢的几部动画片,并尝试着将其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在其中,作为提示,教师要求学生点出动画片的名字、大体剧情、主要出场人物等。通过这一活动的进行,学生的语言构建与应用能力也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三、设计开放问题,培养思维、提升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所指的主要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思维能力与品质的提升,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设置一些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对具体内容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使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对句子进行筛选,从而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进行相关内容的表达。
在教学实际中,为了实现有效开放问题的设计,教师就可以结合当前教学内容进行拓展,研究有效问题的设计规范。
四、注重美学教育,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审美与创造能力是学生进行评鉴赏析的重要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所要培养的鉴赏能力主要是围绕着文章与诗歌,其所重点突显的也是对古今汉语文学作品中艺术和美的鉴赏,学生也应该能通过审美鉴赏的过程,获得一定的感悟,作用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能力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小学阶段学生应该达成的审美能力发展标准,并选择对应的诗歌与文章开展审美鉴赏教学,在其中引导学生认识各种意象内容所替代的感情,使学生分析修辞方法的运用所带来的美学提升。
五、引入对比素材,培养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对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进行筛选与理解的能力,拥有这一能力的学生可以通过多个不同时期或者不同民族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出其文化风俗的差异,感受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为了实现这一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给学生展示不同时代背景或者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使学生探究其内部所蕴含的文化内容,增强学生的文化筛选表征能力。当学生可以有效地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度分析时,学生的文化素养也就能获得提升,学生也能更好地对在文字中所蕴含文化的解析,实现文化视野的拓展。
六、优化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合理有效的反思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构成,其承担着检测学生与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也要强调教学评价的有效进行,使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反思。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虽然也会进行教学评价,但其所开展的教学评价大多围绕着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生能力发展的评价被忽视。而在当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价值愈发突显,相应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拓宽评价标准,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的评价也纳入评判之中。这样一来,通过有效教学评价的进行,学生的发展情况就可以得到有效展现,教师也能给学生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例如,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在其中,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析。在完成评价后,教师可以采用活动设计与文字写作的方式评析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并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引导其进一步努力。除此之外,在完成教学评价后,教师也要结合在评价中得出的结论,对后续教学进行进一步地调整,侧重学生发展较差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培养。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当前教师所要主动培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能否有效地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为了实现高效教学的开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需要进行教学研究,尝试突显出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
参考文献
[1] 熊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5):11.
[2] 宋萍萍.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7(32):26—27.
[3] 王年芳.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J].课外语文,2018(3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