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娟
江西省莲花县良坊镇汤渡明德小学 3371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个性化阅读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个性化阅读与以往阅读教学不同,其将小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互动,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本文主要论述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课程优化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以人为本
1.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意义
语文属思维类学科,应用广泛。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应时刻注重创新。将个性化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备如下作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小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赋予其独特的阅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对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予以强化,实现写作能力培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逐渐对其质疑、解疑和答疑能力进行培养,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其未来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帮助语文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1]。
2.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现状
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语文教育教学非常关键。虽说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普遍,但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忽略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及兴趣培养,使其在语文阅读过程中缺乏激情;不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及阅读信心培养。语文教师没有认识到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也没有因材施教,限制了小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同时,过度注重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忽略了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和理念等相对比较落后,限制了个性化阅读的实施,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
从小学语文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实践教学中并没有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在这个链接下,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是两个重要的部分。这是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充分注意阅读和写作的结合,才能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但是,从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有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阅读教学,而没有注意学生的写作,这使阅读与写作分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进步。而且,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高,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重视阅读教学法在实践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另外,一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教学的层次性上也没有充分体现。阅读教学的随意性较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相对较弱。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的时间分配没有合理性的呈现,这些层面的问题对实际的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3.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法
3.1以人为本,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
个性化阅读教学特点和内容决定了具体课程实践中应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阅读空间及氛围,推动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阅读教学的个性化。语文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开展阅读教学,注重与小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交流,在和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中,对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予以充分尊重,使其在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教师在阅读中要尊重学生想法,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制定针对性阅读策略,以使其阅读内容更符合现阶段小学生成长特点,如在选择阅读教材时,要选择浅显易懂的阅读内容,要避免过于深奥复杂的内容,可以选择类似《小王子》、《彼得潘》、《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等内容来阅读,这些内容更利于小学生理解,更易于从浅显易懂的故事里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时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利于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教师也要与学生展开交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高文学素养,同时也激发其想象力,使其在书中探索寻找,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3.2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阅读情境的创设为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提供载体和平台,有助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阅读效率的提升。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情境中,小学生更容易找到阅读的存在感,萌生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时刻保持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依托多媒体和趣味性的游戏、故事等,对问题情境、生活化情境等进行创设,吸引小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他们的潜在激情。例如语文教师可模仿《朗读者》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和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小学生从文本中选出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评价[2]。
3.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学生个性阅读体验
教学方法陈旧、理念单一是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导致课堂效果不佳。语文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丰富的阅读教学内容和形式,凸显小学生的个性特征,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目前,角色扮演法、生活化教学法、阅读与朗诵比赛法等,在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语文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择优选择,或者依托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创新语文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林青玄《桃花心木》为例,语文教师可采用阅读接力的方式,挑选出3-4名学生,分别朗诵文章的2-3个段落,然后对小学生的阅读进行点评,帮助其了解自身在阅读过程的优势及问题。语文教师也可以与家长合作,鼓励学生关注《为你读诗》等朗诵类微信公众号,在课余时间聆听名家阅读,实现阅读教学拓展,丰富小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
3.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兼顾阅读教学针对性
教师要根据课程大纲对阅读素材进行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当前成长阶段的阅读内容来促使学生展开阅读,以提升其阅读素养,教师在学生展开阅读的过程中也要给学生以正确引导,以促使学生更好的通过阅读提升其文学素养。同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展开针对性阅读和指导,教师要尊重和重视每一位学生,和学生平等交流,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语文教师要对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具备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特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对小学生进行指导。首先,语文教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确保课堂效果。其次,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考时间。不同个体学生,其喜欢的阅读类型、风格等也有所不同,针对这一情况,语文教师要给予小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推动小学生自主发展[3]。
4.总结
综上所述,学校和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个性化阅读的内涵,明确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依据当前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关注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托情境创设,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既要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要关注其个体差异,为其未来语文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实现阅读能力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积极改进,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和养分。
参考文献:
[1]芦伟伟.个性化阅读方法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写真地理,2021,(5):306.
[2]耿玉娥.论小学三年级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读与写,2021,18(4):63.
[3]马志芳.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1,(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