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涛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的大力推进下,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必须传统落后的数学教学观念,改革和创新。探究式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生成的产物,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线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有效开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从而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目的。本文主要概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开展策略,以期能够数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探究式学习概述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理念、学习方法、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获得学科知识,在此过程中,从而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和科学的精神。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学生由过去以听课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从学科的概念、规律到通过各种事实发现概念、规律。探究学习使学生主动地从探究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探究性学习,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来选择是否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具体策略
1.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一种紧张的气氛中,会让学生的思想受到压抑,学生不愿与老师合作,在这种消极的气氛中,学习效率很低。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了解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
比如,教师在讲授《空间几何体》这一章时,会涉及很多空间图形,而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空间图形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由空间几何体生成的直观图形,以及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若教师直接开展理论教学,按教材流程直接练习课本上的文字叙述,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空间几何体,或让学生描述在生活中看到的空间几何体,将其转化为平面图形,随机地导入一些相应的知识点,以减轻学生的知识陌生感。
2..创造问题情境,引导积极探索
探究式学习中问题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教师必须巧妙设计问题,利用问题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中来。怎样才能设置好问题呢?高中数学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探究性原则。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发现、探究问题。
所以所设问题既要体现启发性,又要体现探索性。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才是好问题,具有探究性学习的价值。启发同样重要,它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求知欲;其次,它还可以采用梯度原则。众所周知,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只有设置了梯度较大的探究问题,才能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需要。加之高中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学生的认知也是层层递进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梯度化,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比如,在讲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设置梯级式的问题,比如:(1)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中,有几种类型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如何判断直线和圆周的位置关系呢?通过学习课本上的例题1,你能概括一下判断直线与圆周位置关系的步骤吗?总结了用几何法求园中弦长度的步骤。紧扣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3.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实施好探究式学习,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在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新知识。
举例来说,老师在教《统计》这一部分知识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让他们回顾和复习这一章的知识。由于到了在初中时期,学生已经学到了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但有些同学可能会忘记,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去复习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形成思维导图,把所有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若有一位学生回顾,可能会出现遗漏,但多位学生一起回顾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当知识复习结束后,大家共同预习新课,一起去研究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理论知识,如随机抽样、样本估算总体、变量间的相关性等,多人共同预习的学习动力更强。
4.基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式学习更加注重基础与实践的结合,将数学基础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社会发展、环境问题、科学和技术等所有与生活相关的问题,结合在教材中进行对比。教师应积极引导中学生密切关注现实生活,多实践、多感悟、多思考,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时,经常用到的方法就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那么老师就可以把这些数学知识和具体方位结合起来,解决生活中的测量实际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帮助学生快速把有效的信息转移到数学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了方位角、方向角、仰角、坡度等概念,使学生不仅能根据实际生活中的需要,将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输入脑中,而且能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将探究式学习引进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由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欲望,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改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宫兆明.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对策分析.2018 (18):数学学习与研究.
[2]黄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J].现代阅读,2012 (2).
[3]陈苑.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研究[J].《考试周报》,2011 (77).
[4]梁博.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J].下一课,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