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陈雪珠
[导读] 估算作为一种计算的方式,被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数学源于生活,估算也成为现实与数学沟通联系的桥梁之一
        陈雪珠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福建省三明市365100
        摘要:估算作为一种计算的方式,被广泛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数学源于生活,估算也成为现实与数学沟通联系的桥梁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估算能力,帮助学生熟练运用,成为了小学数学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小学估算教学的现状,并从估算意识、估算方法等角度入手,研究对策,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教学现状;对策研究
        引言:估算能够帮助学生对于即将要计算的问题有一个大致答案的预估,提高学生正确率的同时能够大大地减少运算所消耗的时间,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运算能力,培养数感。然而,估算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被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提高估算课堂的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与能力,成为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之一,需要教师长期的思考与实践。
        一.估算起到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数感
        数感,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对于数值大小、数学空间问题以及数量关系等较为灵敏且强烈的直觉。学生数感的培养是一个较为长期且漫长的过程中。而学生通过估算能够能够迅速地做出判断,预测最终结果所处的区间,提高做题的效率。因此,估算对于学生数感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在脑内用估算通过加、减、乘、除以及数学知识的活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问题进行猜测、分析、推理等思考,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的结果范围。由此可见,估算能帮助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式,从直觉思维的猜测入手,再通过数学知识、生活尝试等整体分析问题,最终通过逻辑思维得出答案,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二.估算教学现状
        (一)教师不够重视,引导不足
        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潜移默化地注重学生的书面成绩,对于估算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考试中即使遇到占比也非常小,考试的时候还是以精准计算为主,从而对于估算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课堂引导较少,从而无法发挥估算对于学生数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正是因为潜意识里对估算产生的错误认知,导致即使教育的改革,新颖的授课方式的融入,却很少有教师花心思去设计估算课程,创新多元化的课堂引入方式,从而估算课程的教学效果较为不理想。
        (二)学生意识淡薄,能力不强
        很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较为粗陋,且教师与家长更注重计算的精确性,每当自己多次做题出错时,会受到较为严厉的批评,导致学生估算的意识较为淡薄,能力不强。一份调查试卷中表面,大部分的小学生很难一下子回答出自己平时上课时教室的面积有多大;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生活问题,比如小青菜4.9元一千克,花30块钱大约能买多少千克的青菜等,需要通过纸和笔的计算,才能得出答案。甚至有时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的答案出现明显的错误,但他们自己检查的时候却无从下手,看不出端倪,需要多次全部计算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学生计算能力较弱,对于何时运用估算去解决问题的意识淡薄,不利于学生数学学科思维的养成。


        三.如何培养估算能力的对策
        估算教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估算教学,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一)结合教材与实际生活
        想要改变现有的估算教学现象,就需要教师转变对于估算的观点,重视估算,意识到估算教学是数学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提高其估算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出发,寻找生活中的实例,挖掘教材的资源,实现估算教学的创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成为估算课堂教学的主体,体会到估算与数学所带来的魅力,增强估算意识,逐渐将其灵活的运用。并且,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估算的身影频繁的出现在数学教材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例如,《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例题“480吨的货物用限60吨的车厢用要多少节呢?590吨呢?”这是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估算去计算590吨的货物需要用多少节车厢,将算式转化成600吨除以60,得出结果10量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例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估算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满足感,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多方面运用估算方式
        小学估算教学过程中,估算方式的教授也是尤为重要的一环,多元化的估算方式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辨别哪些情况能够利用估算去简化数据,进行凑整估算;哪些信息在做题的过程中也能够省略,帮助学生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设计估算课程的教学内容,通过实践,传授给学生多元化的估算方式。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开展个性化教学,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掌握不同的估算技巧,从而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建立良好的数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根据位数估算的估算方式,两者相乘所得的积等于其位数之和或者比和少一,再利用几道计算题帮助学生实践与巩固,比如142*52的积是四位数,963*37的积是五位数,如果学生计算完毕之后是三位数,学生也能一下子发现自己的错误,重新计算。
        (三)利用比赛提高学生估算积极性
        小学生争取好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天性,开展趣味性较强的估算比赛,激发学生的估算热情,提高学生估算的准确性。估算比赛能够帮助学生短时间内,思维快速运转,踊跃的进行抢答,发表自己的答案。竞赛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活跃估算课堂的教学形式们,形成良性竞争,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又快有准的得到问题的答案,养成数学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估算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感与数学学科思维能力,若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能够积极地促进学生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的提升,全面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估算的价值,创新估算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内容,促进学生估算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以及估算习惯,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吴新江.三很·三读——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8(10):32-35.
        [2]雷春阳.“估”之有道 “算”之有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06):212-213.
        [3]柳依涛.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07):80+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