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珍
四川省夹江县华头镇中心小学校,614100
摘要:古诗词教学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当中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品质教育,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时需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语文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与改革,优化古诗词教学,从而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故事词课堂。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难点、古诗词教学现状、古诗词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详细地分析与论述,文章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古诗词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学语文教材当中的古诗词相对简单,但是其篇章也是优中择优,篇篇都是名家经典。从教材安排来看,一年级共有古诗词12首,二年级共有14首,三年级共有18首,四年级19首,五年级有22首,六年级有27首。这些数目随年级而逐渐增加,足以可见古诗词的重要性,再拿六年级下册来说,旧教材安排了10首古诗词,而新教材安排了古诗词17首,从数量上增加了不少,而且涉及的内容也广泛了。为此,需要小学教师重视古诗词的教学,以此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教学实践当中,存在许多的教学难点和问题,教师虽然尽全力去讲解,但是学生却无法对古诗词进行全面的理解,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进行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一)古诗词教学难点
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非常丰富,例如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等。仅仅用几十个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同时,古诗词还有韵律优美、句式整齐、已经深远等优点,具备很高的审美价值。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有限,学习古诗词时有一定的难度。具体而言,第一,古诗词的年代久远,就以唐朝的古诗为例,学生年龄较小,知识的储备量不足,对于唐朝的历史知之甚少。对于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也较为陌生,对于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学生也难以产生共鸣。由此可见,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难度较高,很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理解。第二,很多经典作品需要学生记忆并背诵。然而,在实践当中,多数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才将古诗背诵下来,时间一长,学生会完全忘记当时所背的作品,无法形成长期记忆。而全面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才能提高记忆的速度。第三,很多古诗词当中的字词用法与当前汉语不同,读音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学生而言,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古诗词的学习难度。
(二)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很多教师已经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开始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应试教育仍旧存在一定的意识残留,制约着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进步。具体而言,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学生的兴趣不足。古诗词虽然短小精悍,情感丰富,但是其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也不足,最终导致学生很难完全理解古诗词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感情。在不了解的前提下进行死记硬背,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对古诗词失去兴趣,也无法将热情投入到语文古诗词的课堂中。第二,教学方式落后。很多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往往过于依赖以前的教学经验,一般而言,几乎都是“朗读-讲解-背诵”这个流程。这种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导致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无法深刻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情感。第三,忽视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古诗词当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关键要点。然而,很多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与背诵上,对于古诗词的解析较为简单,也没有开展古诗词内容的拓展。缺少文化背景的渗透,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教师也无法达到教学目的。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优化策略
(一)朗读教学,体会古诗词意境美
古诗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能够利用寥寥几个字就能勾勒出美丽的画面,深远的意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充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为此,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魅力。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学会转换语调,发挥想象力,将自己置于诗人所描写的场景当中,感受诗词富含的情感。在朗读和背诵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对于故事的理解,加深记忆。此外,教师要为学生做朗读示范,学生通过模仿来掌握朗读方法。
(二)分析关键词句,强化古诗词教学质量
每一首古诗词都存在其传世名句,而句子当中也有很多成为“点睛之笔”的字和词。为此,教师在通过朗诵教学之后,需要重点关注古诗词当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对词句的分析,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赏析古诗词当中的名句,了解名句当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哲理。例如,在古诗《石灰吟》当中,重点赏析“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个名句。古诗所描写的是石灰的开采与生产过程,作者则借由石灰来表达自己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思想感情,充分展现了作者的廉洁与正直的精神品质。
(三)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古诗词理解
古诗词是作者依据自己的历练、生活和所处环境等抒发自己的感情。在不同朝代的不同时期,作者的心境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同处唐代的李白与杜甫,处于盛唐的李白,其诗句多数都自由奔放,气势恢宏。而经受过安史之乱的杜甫,其诗句重点写实,关注民生疾苦。二人被尊为“诗仙”与“诗圣”,也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代表。由此可见,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当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就需要在讲授古诗词的同时,为学生渗透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其经历等。背景知识的补充可以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在学习《七步诗》时,可以为学生讲述曹丕与曹植之间的复杂关系,二人之间既是兄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即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由曹丕称帝,曹植封为丞相,曹植很有才华,再加上争封太子的经历,曹丕无法释怀,怕曹植夺位,就想除掉曹植,令曹植在七步作出一首诗,吟颂兄弟两的情份,曹植明知曹丕的用意而又不敢违抗,在悲愤之中作出了这首《七步诗》,曹植通过对燃萁煮豆的描写,反映了封建时期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学生通过对历史背景的了解,可以感受到曹植比喻手法的妙处,还可以体会曹植不想兄弟残杀的无奈与痛苦的心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基本情况,针对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可以通过朗读体会古诗词意境、分析关键词句、补充文化背景知识等方式降低古诗词的理解难度,强化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陆秀云.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 快乐阅读,2016(18):18.
[2]谭伶青. 探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J]. 中华少年,2017(33):50.
[3]韩春波. 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