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袁升平
[导读] 物理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及理论性的课程,并且教学活动是以实验为基础开展的
        袁升平
        陕西省眉县横渠镇青化初级中学 陕西省 宝鸡市722303
        摘要:物理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及理论性的课程,并且教学活动是以实验为基础开展的,并且以课堂为载体为学生演示实验过程、讲授理论相关知识,这样一来经晦涩难懂及抽象的物理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进行物理实验,加深学生理解,巩固记忆的同时将知识内化,特别是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物理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对于学生而言,初中是他们物理入门的重要时期,再加上他们没有物理基础,因此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难度较大,未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和手段,其实物理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与此同时对学生物理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另外,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及目标设计相应的物理实验,通过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同时大大强化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1.1推动学生素质及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其创新实践能力产生了直接影响,而创新思维对学生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他们有着浓郁的探索精神、充足的知识与经验以及灵活的思维素质等等,同时还学要从多角度出发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素质水平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由于初中物理知识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并且内容深奥繁琐,因此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全面激发学生动手及参与积极性,促进其发散思维,提高他们思维能力[[]]。
        1.2促使学生科学素养观快速形成
        物理这一学科是涉及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生产等,并且可以广泛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更是学好自然科学及技术科学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可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并且将相应的物理知识及实验技能贯穿于实验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促使学生掌握更多创新思维方式,加快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速度。
        1.3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在思考时具备较强的逻辑性,而实验又是展现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之所以积极参与实验活动是他们对实验过程及最终结果产生了强烈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通过物理实验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探索欲,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而调动学生动手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
        2.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培养其创新思维
        正如老话说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更是他们不断学习的原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实验活动当中,发动其想象力,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快速完成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另外,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并作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导向,很显然,教师在学生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尤为重要,并且发挥了重要的助力作用,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发散学生思维,尽可能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及实践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创新思维,同时衔接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网。

例如在学习《压强》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可以轻松掌握压强的概念,但是对压力作用小于与其大气小及受理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压力小桌实验,深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为学生准备三块泡沫及小板凳和一些重物,分别让学生观察泡沫板上正常放小板凳、放小板凳及一部分重物以及小板凳板面朝下并放上所有重物三种不同情况下小板凳陷入泡沫中的深度,以此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以及受力面积大小有关。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探究欲,从而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一定提升。
        2.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实验,全面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本就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学习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或面临的问题及困难予以正确合理的解答,但是这里所说的为学生答疑解惑并不是将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适当进行引导,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的真正答案,也就是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点到为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这时只需要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学生就可以轻松找到问题的答案,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所谓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产生的效果远高于为其讲授某一方面的知识,通过物理实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浮力》这部分内容的时候,通过小组浮力试验后,学生了解到浮力与物理的重、形状以及深度有关,随后再次向学生提问,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设想与液体的密度及物体体积等有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开展实验,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拓展其创新思维,形成创新意识的同时,循序渐进的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
        2.3利用视频导入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乏会遇到一些难度较大,且对器材及精准度有着一定要求的实验,或者某些实验需要进行大量实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等,所以教师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为了有效规避教学时间及条件的束缚,教师首先为学生导入实验视频,在学生了解并掌握实验重点环节及相关事项的时候,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实验,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为小组成员明确各自分工,不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提升其创新能力[[]]。例如在针对《二力平衡》这部分内容进行实验之前,先为学生播放实验视频,在观看视频过程中为为学生讲解影响二力平衡的有哪些因素,实验需要哪些器材,与此同时为学生设置相应问题,根据实验视频并结合问题设计相应实验,并且明确分工,有些成员操作实验器材,有些则观察实验状况,并且有专门的学生记录实验结果,但是教师并非放任不管,在学生遇到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及时进行点拨。在进行实验前先让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对实验有了初步了解,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实验效果,并且通过设置的问题不断生很如探究,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创新精神。
        结束语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其学习过程中的引路人,所以应该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及探究欲望,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构建自己便于理解的知识结构网,不断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倩.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1(09):40-41.
        [2]吴晓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21):129-130.
        [3]刘坤.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2):55-56.
        [4]张宏剑,李艳琴,部德才.物理实验教学中开设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J].大学物理实验,2020,33(05):138-140.
        [5]高树强.浅谈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6):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