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疆
深圳市宝安区艺展小学 518105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了学生在体育课程实践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既能育体,也能育人,这一点符合自主德育教育的要求。体育教学过程涵盖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既有生理、心理学科知识,道德、哲学、美学、健康等学科常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本文立足于对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在体育教学渗透自主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学习方面的练习目标,使得自主德育教育的策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自主德育教育;体育教学;
前言:目前,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越来越重视,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自主德育教育以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特别强调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自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目的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在体育的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体育道德、自信心、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公平竞争和情绪调节等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核心素养是指个人对于健康信息的接受程度,并运用这些信息应用与自身的健康防护的过程之中。具体设计的指标包括以下的三点,分别为作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为了避免这一不足,老师需要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依据,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相应的安排,保证学生在体育学习以及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教师必须首先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在自主德育教育的的价值实现中,不断向学生灌输体育的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例如在队形队列练习,根据教学要求着重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守纪、热爱集体的品质;在短距离迎面接力练习中,加强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在中长距离跑练习中,突出培养他们敢于挑战困难、挑战自我,永不服输的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自主德育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情境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活动是促进健康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自我保健,其中最重要最积极的手段是体育锻炼。
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示范动作,指导学生掌握练习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练习的动作要领掌握更牢固。把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计划地通过身体练习实现对学生德育教育,才能全面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学生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
(二)运用游戏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运用游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练习的兴趣和掌握动作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以及培养团结的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核心素养的集中体现。如何让体育游戏发挥它的趣味性,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是我们值得反思和研究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体育游戏都适合我们体育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与运用游戏。例如:同一种游戏在同一班级运用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性别、体力、身体素质等因索,同一种游戏在不同年级段运用时,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游戏的负荷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只有在教学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喜欢游戏教学,才能让游戏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研究者需要着眼于体育教学科中的关键点,深化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并对在教学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运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增添教学的趣味,如在中长跑教学中,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障碍跑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增强学生必胜的信心。在球类教学中,多安排集体项目的活动,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集体目标。
(三)创设快乐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参与
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是自主德育教育的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要有更丰富的体育常识和教学智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选择练习项目,创设快乐体育课堂,促进学生喜欢参与,具体比如单脚跳、投掷沙包、前滚翻、跨越式跳高等,对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与鼓励,对表现较差的学生以赏识的眼光进行激励,进而增强攻克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并积极踊跃参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艰苦奋斗精神。另外,我们要把单一式的教育改为多元化,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学生热爱参加体育的热情,从而发挥整体效益,以高质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渗透自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多个维度渗透自主德育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社会主要核心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与高尚的品质,为将来的学习、生活与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祥. 小学体育德育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5):0299-0299.
[2]王静. 加强体育德育教育树立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信息周刊, 2020, 000(005):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