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王晓玲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我们已经迎来了信息时代
        王晓玲
        济南市钢城区艾山一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升级,我们已经迎来了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正在飞速传播,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向学生传递了一些不良思想,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更深层次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政治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本文中,简要介绍了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渗透法制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初中政治;法制教育;策略
        一、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法制教育也是青少年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各种各样的诱惑充斥于青少年的身边,他们很容易受到这些不良诱惑的影响,走上歧途。因此,教师要将法制教育作为政治教育的重中之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法制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也能让学生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初中生正处于身心飞速发展的阶段,外界环境对他们具有极强的诱惑性。而青少年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没有足够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法制教育。
        二、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中相关内容占比较少
        在现阶段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为主,对法制教育的涉及量很少。在网络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鱼龙混杂,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在政治教学的内容规划时,教师要将法制教育的内容合理引入课堂,并将其与课本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相关法制案例,组织教学安排。
        2.课堂教学模式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现阶段的初中政治教学现状而言,很多家长和教师仍然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应试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只管教师的教,学生只管学生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3.部分初中政治教师没有形成完善的法制知识体系
        很多初中政治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的原因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相关的法制知识,形成完善的法制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法制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据的比例不大,很多教师对法制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加强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策略
        1.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要想提高初中生的法治素养,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首先,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专业的法制观念,对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具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将法制教育的内容逐渐深化传递给学生。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法制教育渗透在教学的一点一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教师要结合教材中本节课的主题,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例如,在讲解养成健康的消费观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引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学生了解自身作为一名消费者,在购物的过程中享有什么样的权利。以及当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该怎样使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师只有先对法律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将法制教育有机结合于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
        2.创新法制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真正提起兴趣,才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模式,并结合相关的法律真实案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法制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法律案例对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法律体制的运行模式。
        例如,在初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实例,引导学生对法律案例进行分析,在课堂上举办模拟法庭,由班级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对法院开庭的场景进行模拟,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解公民的纳税义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取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以及偷税漏税带给社会的危害。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给自己、他人以及社会带来的恶劣后果,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3.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对法律法规的理解能力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领域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被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多媒体手段,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法制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具体的法律条文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辅助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也能促进学生法治素养的形成,为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初中政治教师要不断加大在政治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力度,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法制观,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尹建平.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65-66.
        [2] 段秀萍.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3):87.
        [3] 徐金红.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