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马贵亮
[导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马贵亮
        安徽省霍邱县长集中学,安徽 六安  23744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作为科学技术与教育改革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利用微课进行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以自身的优势适应时代的发展。微课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对提升学生的历史修养有很大的帮助,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微课教学与历史课堂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当前历史教师工作的核心重点。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应用
        一、微课的特点和优势
        1.微课的特点。
        (1)教学时间短。应用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因为时间太长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一般控制在5—8分钟。(2)教学内容少。在设计微课的时候一般是将教学重点或难点制成教学片段。(3)内容精练。一般情况下,一个微课只需要讲解一个侧重点,并且要比课上更加详细。
        2.微课的优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微课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应用得越发广泛,并且也对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教师来说,微课不但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而且还突出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使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更加详细,能够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生来说,引入微课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微课教学的优势与意义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时间大都是45分钟,教师所讲述的课程基本围绕教材展开,学生接受的知识有限。时间短任务重,学生的课堂容量小,很难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掌握所有的重难点知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照本宣科的对着教材课本讲述,过程枯燥而乏味,学生对抽象的重难点知识根本不能有效的理解。受上课时长和教学形式的影响,无法构建高效的高中历史课堂。但是微课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高中历史教材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大都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大纲进行整理,利用微课的形式进行拓展。微课教学具有时间短、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利用微课进行教学,一方面符合青少年的学习心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将教材内容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拓展学生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
        三、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点引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精神,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因此高中历史教学应跟上时代的脚步,利用微课等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丰富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
        (一)利用微课分析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课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微小而精湛,微课教学一般控制在几分钟左右。从内容形式上来说,方便学生进行学习。由于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应有选择的对重难点历史进行录制,凸显出微课教学的“精”,对内容知识把控方面比较严格。对于历史学科来说,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应对比较抽象的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以此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此外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历史问题进行重点研究与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一课内容时,可以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开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比如针对思想变迁、流派学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内容复杂错乱非常容易记混。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情况,可以将这一重点内容制作成为微课小视频,在分析教学重点的同时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使之形成一定的历史文化思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学生心理出发设计微课,创建和谐课堂氛围
        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逐渐成熟,独立性和主观意识较强。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教学时,首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以此来作为设计高中历史微课的出发点。利用微课来拓展学生的历史素养,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全面性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实行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视野,以此来利用微课形式创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课内容时,首先可以组织学生对课前进行预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发生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比较多。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学习,利用信息技术对第一次大战中的内容进行收集,以这种形式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比如著名的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等等。教师组织分小组合作模式教学的方式进行分享,以此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利用微课的形式将教学重点表现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历史课堂学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精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方式也有了自主性选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与发现精神。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很多教师采用的依旧是说教式教学,高中历史课堂主要是以课本教材内容为主。在这种教育形式下,教师首先应从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方面入手,利用信息技术、微课教学等模式,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中去关注历史知识,从而进行积累,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全面性发展。
        例如在学习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一课内容时,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也是古代历史先贤,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习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应从多角度对孔子进行分析,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通过对孔子的言行以及事迹的分析,使学生充分了解孔子所尊崇的儒家文化,以及儒家文化对后世发展的影响。通过微课形式的教学,使课堂形式更加丰富,使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儒家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全面培养学生个人的历史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应从顺应时代发展的模式,将历史课堂知识以微课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课堂形态,在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精神。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使微课教学在课堂中发挥出真正的效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藏乃措.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129-130.
        [2]尹鸿.信息技术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微课教学[J].新智慧,2019(10):17.
        [3]郭巧梅.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8(66):150-151.
        [4]张颖.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0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