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静
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校,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数学是高考中的必考科目,提高数学成绩是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尽管学生从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开始接触数学这门学科,但是高中阶段的数学相比小学和初中来说学习内容更加抽象复杂,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量也变得更加繁重,不恰当的学习方式难以让学生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对高中数学学习方法的探讨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行为;分析
根据高中生的学习现状分析,我们总结出了高中生学习数学过程中遇到的几点难题。第一,进入高中阶段,不光数学科目要花费很多时间去学习,其他科目需要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很多,很多高中生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虽然花费很多时间学习,却没有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影响了学习质量。第二,部分教师采用题海战术,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并不能通过完成作业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第三,高中数学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难以将这些概念形象化,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1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将预习和复习环节设计在规定时间内。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元二次不等式之前先让学生用十五分钟时间预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不懂的地方,这样第二天才能有重点地去听课。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不仅可以为学生节省学习时间,还能使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突出学习重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优化作业设置
布置家庭作业是教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一些教师盲目地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导致学生在低质量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并没有通过写作业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业进行不同类别的划分,给不同基础的学生留统一的家庭作业,同时总结出基础不同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根据他们的错误率制定相应的习题。例如,有些固定概念和公式是需要所有学生都掌握的,教师可以为学生统一留一些可以巩固知识点的习题作为第一份作业。第二份作业分为两类,基础差的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设计一套难度较低的习题作为家庭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出错频率高的部分为他们布置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远离题海战术带来的压力,还可以帮助基础好的学生进行进一步提升,也增强了基础差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优化作业结构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学习数学知识,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自身业务能力在创新中得到加强。
3增强交流和互动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得不到发散,教师可以将一些小游戏融入自己的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例如,在为学生讲解等比数列时,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几列,每一列最前边的学生拿着对应的标志牌子。第一列学生后边站两名学生,第二列学生后边站四名学生,第三列学生后边站八名学生,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出提问,问他们第四列学生后边应该站几名学生相信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答案,这样比让学生凭空想象更容易回答教师的问题,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提出一些复杂问题时,给他们一些自主讨论的时间,这样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其他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碰撞,在丰富原有的思维模式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重要保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科目是一项理性的科学,是数字的科学。学生拥有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数学科目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理解能力的感受能力,加强学生对于学科整体发展动态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于数据行业发展的了解。
比如,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前为学生分享一些与数据行业发展有关的知识内容,这样能够增强学生对于数据行业的熟悉感,培养学生长久的对于数学科目学习的兴趣,比如可以分享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或者是分享一些新出版的数学科目著作,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推动素质教育。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之前进行自主的知识分享,每人都需要在本学期内准备一次数学知识点的分享,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提高数学科目教学的有效性。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之时,还需要能够引导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定义进行深入化的了解,必须要展示给学生定力的推理过程,不可以只是套用公式。这样不利于学生深入的研究钻研数学科目。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不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进行推理演示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促使学生真正的养成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教师讲授到人教版《三角函数》这一章节之时,可以重点讲述三角函数相关公式的由来,公式推导的理解过程较为复杂,教师可以运用动画的方式制作出推导过程,加强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教师在教学备课的时候,还需要能够精心准备,增强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同时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能够重视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体系的引领。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拥有独特的数学学习体系,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这样能够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5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基本内容
高中数学教师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还需要能够因材施教,根据所教学生的特殊化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潜力、学习习惯、心理状态的因素的了解,首先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这样才能够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发展脉络有所了解。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优生或是差生进行培养,对待优生可以用鼓励教学的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优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差生培养上更加应该制定合适的培养计划,通过分析其优缺点的能力能够发掘学生潜力,从这一角度入手,提高其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差生是因为缺乏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致使数学的学习习惯不太好,高中数学教师还需要能够与学生做朋友,真正的了解学生,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发掘其属于学习的能力,提高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教师帮助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在数学学习方面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也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利用自身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还丰富了高中数学学习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华康.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探讨[J].赢未来,2017,000(011):P. 364-364.
[2]王泽宇.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学习计算机方法探讨[J].通讯世界,2017(18).
[3]赵锦.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