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精彩,锻炼体魄——小学田径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科学化概述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 丛芸
[导读] 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田径运动发展较慢,应以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理论为指导
        丛芸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山水小学  浙江   宁波  315600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小学田径运动发展较慢,应以专项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理论为指导,逐步加强小学田径体能的科学化训练,使小学生在锻炼中跑出精彩的体魄,培养其终身锻炼的新理念,才能从基础阶段走出田径运动的新境界。
        关键词:跑出精彩;锻炼体魄;小学田径体能
        引言:小学体育主要在体育课中进行,选择适当的训练项目,能提高小学田径教学的效果,在把握学生学习心理的同时,能适应当前田径教学的新理念,建构科学的田径教学理论体系。对小学生加强小学田径体能训练的科学实践内容,提出核心力量训练与结合训练的教学方法,从而为相关领域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与参考。
        一、小学田径体能训练的理论指导
        小学阶段是田径体能训练和体能储备的最佳阶段,在科学化的训练内容和实践理论的指导之下,田径体能的能量化成为小学田径体能训练的重点。对于田径训练来说,体育教师的教学模式常常能够带动学生自身学习兴趣的增长,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课前的短跑活动和专项体能训练必不可少,小学阶段的田径体能训练应该依托于小学生本身的体能特点,并在长期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和身体平衡能力上加强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所有专业的体能训练都有可能。专项体育运动特点有关,因此体育教师应加强示范性,力求使小学生的体育训练和体能训练动作规范化,在开展训练之前要进行适当的热身,科学有效地利用好体育课堂教学,并在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田径训练的所有必要步骤,提升整个教育教学的可行性[1]。
        二、小学田径体能训练科学化实践内容
        (一)核心力量的田径训练
        田径训练的基础是核心力量的训练,这种训练的方式方法非常多,在促进机体能量转换和力量循环的过程中,要保持学生体能的稳定增长。对于学生来说,核心训练的过程恰恰是其体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特别注重这一训练方法和规律性。通过肌肉的收缩,创造力量的凝聚点保持运动的协调性,教师辅助并帮助学生理顺呼吸规律,由小负荷逐渐转向大负荷,慢慢过渡,既不会使小学生的肌肉过于疲劳,同时又能够增强核心力量训练和运动技巧训练的强度,在规律化和高效化的训练中,提升专业田径实践教学知识性和体系性,使学生能够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同时感受到体育锻炼的成就感[2]。


        (二)专项田径体能训练
        通过核心练习掌握了田径训练的基础,而后又结合专项训练,才能完成体能训练的整体过程,小学生的新陈代谢有一定的特点,应根据其新陈代谢的投入及支出逐渐增加难度。小学生体育教师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项目内容。动感单车专项训练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体能训练的效果,将其运用到实际体能训练之中,设定自行车骑行的距离,并进行训练力度和规律。根据学生反映的耐力、肌肉、新陈代谢规律等调整专项运动规模。对于小学生来说,田径体能训练的关键应该在核心力量训练的基础之上融合专项力量的训练步骤,发挥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结合实践教学理论,优化整体教学过程。所有小学生的体能训练都应该在整体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之上,完善各类教学内容,充分地结合基础体育教学理论,不断加强专项体能训练的难度。小学生的体能训练效率随着教师科学分配训练强度而提升,避免一味加强训练强度导致身体受伤,同时也不应过于降低专业体能训练的频率,避免体能训练的无效化[3]。
        三、关注体能训练的阶段性特点
        小学生的田径体能训练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由于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身体基本素质随着成长期成长周期而逐渐变化。因此,小学生的体能训练与田径基础知识训练应注重阶段性的特点,实现分层的教育教学目标。对于田径体育教师来说,既要考虑到学生训练的循序渐进性,又要在科学安排体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成长阶段和体能训练强度的科学合理分配,使得训练的强度能够适应学生身体发展的速度,同时又不会因为训练强度的不合理而导致学生身体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对于体育教师来说,田径体育训练的强度和体育训练展开的力度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为了能够使学生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获得身心愉悦的体验,体育教师应加强课前备课,利用多元化的资源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课堂[4]。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生田径体能训练与成人训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力量训练和周期训练中,力量训练必须与专业运动员或成人训练有一定的区别,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体能训练方式,结合基础教学理论,可以逐步完善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小学田径体能训练应具备核心训练和专项训练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充分结合基础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激发小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能。

        参考文献:
        [1]王超瑞.新课标下小学体育田径训练内容实施的研究[J].体育风尚,2021(03):188-189.
        [2]张霞.探究小学田径队建设与训练方法[J].体育风尚,2021(03):204-205.
        [3]陈剑波.趣味田径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1(09):38-39.
        [4]赵丹.基于兴趣培养提高小学田径教学质量[J].小学生(中旬刊),2021(0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