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第4期   作者:李露露 赵丽娜
[导读]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科对于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及情感提升的教育尤为重要
        李露露 赵丽娜
        洛阳外国语学校    

        摘要: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物学科对于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及情感提升的教育尤为重要。现行的生物教材,内容新颖丰富,仅利用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较高的教育目的。随着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日益普及,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能够灵活地将书本知识化抽象为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活动观察生物现象、探究生物问题,体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块生物问题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因此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合理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中生物;生物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涵盖教学设计技能、媒体操作技能、教学软件设计制作技能以及网络教育的应用技能。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它以快捷的方式、形象的声像设计、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的教育目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生活最重要的推动力。然而传统生物教学仅仅靠简单的挂图、色彩变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显然是不够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上播放与本节课有关的动画、录像、图片、声音等,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有关鉴别真假羊毛衫的视频,由此引出将要学习的新课,同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述《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有关渗透现象的动画,在学生讨论和假设过程中引出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在讲述《免疫调节》一课时,我先给学生播放“泡泡男孩”——大卫·菲利普·威特的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免疫调节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情感。通过视频、图片、声音等的播放,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动性,又可以利用这些生动有趣的情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生物教学中,有很多动态的、抽象的、微观的生物知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让学生理解甚至灵活应用的教育目的,但恰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例如:《细胞增殖》一课中“有丝分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将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动画的形式边讲述边播放给学生,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下就能够对本节课重难点融会贯通。《神经调节》一课中“兴奋的传导”这个难点,我通过动画方式模拟兴奋在“神经元内”“神经元间”的电位变化和突触内递质的释放过程,以及电位传导和化学刺激的转化,学生很容易在头脑中形成刺激-膜电位变化-突触递质-膜电位变化这条一体化兴奋传导路线,从而理解兴奋的传导机制,进而突破本节的难点。《基因的分离定律》中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本节的难点所在,我利用多媒体演示减数分裂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很容易接受分离定律的实质,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中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我利用演示方法,先从最简单的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逐步过渡到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通过简单的动画演示,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课中光合作用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难点,我用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循环过程的动画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学习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声音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向学生呈现、传递教学内容甚至组织教学活动,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好学的品质。例如:在讲述《其他植物激素》一课时,我并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述本节课提到的乙烯、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激素及其作用,而是通过展示相关植物生长图片,让学生探究植物生长状况与植物激素间的关系,学生课上积极活跃,表现主动,最后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既学习到了知识,也锻炼了能力。在讲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课时,我先利用多媒体白板技术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谱,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谱,让学生代表利用电子笔和白板技术来演示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及测交的图解分析,既增长了学生知识,丰富了学生视野,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四、丰富教学知识信息密度,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21世纪是生命科学领先发展的信息时代,生命科学的知识量、更新周期及生物技术的在生活中应用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发现、新成果等层出不穷。我们今天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等世界性问题,无一不与生物学有关。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更多书本以外的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我们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丰富教学知识的信息密度,最大化的发挥教育技术的效能,提高学生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必须落实的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讲述《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时,我并没有急于带领学生直接做实验,而是先将实验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实验可以改进之处,最后在经学生探讨共同改进方案后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一起做实验,简便而又快捷,通过这次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另外,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够很好地优化课堂设计,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刺激,促进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用信息加工学说定义,记忆是人脑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心理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就视听而言,视觉识记优于听觉识记,视—听识记优于单纯的视觉识记或听觉识记,同样的一份材料,单用听觉媒体学习,三天后记忆保持率为15%,单用视觉媒体学习,三天后记忆保持率为40%,若视听并用,三天后记忆保持率为75%。在教学中,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强化刺激,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水平,以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
六、搭建教学平台,构建知识网络,使生物复习高效、轻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搭建教学平台,构建知识网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的学习。教师可用用电脑制作复习课、习题课或总结课等课件,或用实物投影将复习提纲、知识网络图示(思维导图、概念图、树状图、韦恩图等)等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给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紧跟时代步伐,为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精神搭建一个高品质、全方位的教学平台。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