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爱华
湖北省恩施市实验小学 44500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注重小学生对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整体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还有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希望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学;问题;运用途径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师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依然陈旧、落后,这是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难转变教学观念。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认为教学就是教师进行教授,小学生进行学习,小学生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的位置,由小学数学教师主导着整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截然相反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充分以小学生为主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则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部分小学数学教师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因此,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其教学内容的设计全部是为了实现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完全忽视了培养小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手段与方式被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然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并没有针对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这就致使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时只是流于形式,没有充分的考虑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并忽视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质。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没有以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为重要依据,只是单纯的利用多媒体来播放教学课件,小学生往往在教学结束后,通常对数学知识没有很好的理解与掌握。
(三)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是一门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学内容相对较为单一。
甚至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观念十分陈旧,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依然是多年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及时做出更新与丰富,只是单一的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随后组织小学生进行习题练习。这样的教学内容难免使得小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另外,部分小学数学教师为了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增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将一些与数学教学内容毫无关系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这样不仅不利于小学生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需求,还不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一)设置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特点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以小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和全面发展为基础,引导小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小学数学学习目标。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将小学生按层次进行划分,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小学生设置具有差异化特点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以此激发每一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每一名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实现小学生整题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将教学方式进行层次划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不断加强,这就要求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差异化教学,需要将教学方式按层次进行划分,在设计不同层次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时,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一改以往具有一定威望性的小学数学教师形象,放低姿态,与小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尊重每一名小学生的个性化。并且加强与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个体差异、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更好的将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按层次进行划分,促使每一名小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
(三)促进小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小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知识过程中都存在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小学阶段的男学生通常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性的思维能力,然而男学生的细心程度与感性思维能力表现的就较弱。而小学阶段的女学生则恰恰相反,女学生往往细心程度和感性的思维能力较强,但欠缺逻辑思维能力与理性的思维能力。这一特征在小学生进行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测验时表现的很明显。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引导男、女学生进行合作性的学习,以此强化女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理性的思维能力,并加强男学生的细心程度与感性思维能力,促进小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从而实现共同的进步,以此提高小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充分了解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个性化需求,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按层次进行划分,引导小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以此实现小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