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林明军
[导读]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课题。

        林明军
        三亚市吉阳区落笔小学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们非常关心的一个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是很常见的,但教师应事先精心认真设计好这些问题,并在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导向的。这些问题不是为难学生,阻碍学生的数学学习思路,而是应该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帮助他们理解知识,迁移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知识转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策略分析

        引言:“提问”是孔子与弟子互动的最古老、最常见的教学方法。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造的前提。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提问作为教育教学手段的一种实践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一种教学方法。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相当多的小学生不愿意参加教师的课堂教学,最终的原因是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热情还不够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反而发现高年级的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严重下降。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学生不会回答。第二种,小学生问题会但是小学生不敢回答,害怕回答错误问题老师和同学会对他进行嘲笑。由于小学生对自己的成绩非常敏感,成绩稍差的学生没有足够的自信,这将导致学习动机低下。第三,小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回答,只要学生心里明白就可以为什么需要站起来进行回答。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没有为班级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也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随意性大,影响教学效果
        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就是课堂提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发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同时也检验教师的授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教师应充分预设准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习惯,建立合理适合的提问环节,同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能力。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提问环节缺乏系统的思考,不提前预设活动,在课堂上随意提问。表面上,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学效果好。但由于缺乏对这类问题的综合考虑,存在着对教学重点把握不准确、关键问题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导致了这类问题的产生。从表面上看,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效果很好,但在促进数学学习效果和学生思维发展方面却不明显。
(三)教师提问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除了一些性质、概念性问题之外,绝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另外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即使个别优生能脱口而出的回答结果,我们也要兼顾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避免过于关注优生而影响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判断,致使一些学生在学习中过早掉队,因此在提问时教师首先要留着学生必需的思考时间,这样教师的提问才有价值。在对部分小学优秀教师的访谈中,他们多数认为在提问时应留给学生5到10秒的思考时间,对难度较大的问题不但要适度延长思考时间,还要安排相应的研讨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然而反观我们的实际,我们发现很多课堂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绝大部分的教师留给学生回答的时间不到5秒。课堂提问和作答成为了一种表象,失去了它应有的评价和判断功能。
二、提问教学法的教学应用对策研究
(一)增强小学数学教师的耐心
        一些小学教师提问时耐心不足,在学生不能顺利回答问题时,往往比较急躁,不是催促,就是详实越俎代庖的替答。

实际上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在答题时许多学生容易陷入误区,即使是成绩突出的学生,思维也容易陷入困境外加紧张气氛使得学生犹豫不决,这种现象在数学课程中很常见。事实上,这不是学生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他们能够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够。因此在学生“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锻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在碰撞中迂回提高,体会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乐,这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例如,教师在为小学学生讲课“元、角、分”的内容时,对于这节课对于小学学生是陌生的,第一次接触纸币以及对于纸币之间的相互互换是处于迷糊,糊涂的状态,所以教师在授课这节内容的时候,应该具备耐心,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充分体验,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此时,教师不应急于追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而应合理掌控教学节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切忌过分急躁,追求片面的课堂效率却忽视了教学的质量。另外错误的答案也是很好的资源,即使学生回答有误,教师也要耐心等待,而不是盲目地责备,要在思考中给学生提供思路。实践证明教师的耐心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结合学生思维特点,合理设置问题,确保提问教学法实效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应符合“跳摘桃”的效果。也就是说,目标不仅困难,而且通过学生的努力也可以实现。因此,在运用提问教学法时,教师应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优化数学教育中提问方法的措施,使更多的启迪因素适用于小学数学的实际。在国际教学中,保证提问教学法的价值能够更好地实现。举个例子,教师在学习计算圆面积的方法时,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模型和问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灵感,这样学生就可以把圆的面积加起来=大圆的面积-小圆的面积。在这种提问式教学方法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具体的知识,而且对培养数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问方式的灵活转变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提问方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教师也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然而,在现实课堂中,提问的作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举个例子,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提问无效和提问低效的现象。有时教师提问不能得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回答不恰当的问题,要么回答很少的问题,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同时,教师提问太多,使得学生忙着应付问题而不去想时间;提问只是形式,用成绩优异的学生的思维取代了全班的思维;教师提问更武断,忽视了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造成课堂“开明但困难”的局面。这种提问方式只是一种形式,只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种填充。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提问的作用,教师应在具体问题的设计和转化中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课堂的适应性。在具体问题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变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结束语:在基础数学教学中运用提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检测并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合理地运用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提问教学中的应用中发挥良好的作用。数学教学。由于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僵化、传统化,已不适应当今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大背景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学生在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与人沟通等方面也在跟随。他们不仅停留在教师曾经居住的环境中,而且深入学生的世界,以便更有效地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郑佳.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 2015.
[2]范慧欲.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27).
[3]陈莉艳.浅谈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12).
[4]刘彩静.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