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体育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洪非凡
[导读] 幼儿体育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特别对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洪非凡
        晋江市西滨镇中心幼儿园  福建晋江  362200
        
        摘要:幼儿体育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综合发展,特别对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升能够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基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家园合作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幼儿体育教育中同样如此。本文对恰对此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为幼儿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体育教育
        现代社会背景下,社会大众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而幼儿体育教育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将幼儿体育教育从课内向课外进行延伸,可以举二者之力共同促进幼儿体育教育效果的提升。而幼儿作为祖国的发展,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促进其体质健康发展和运动能力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探索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就变的极为必要。
        一、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从当前现状来看,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家长未能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这就导致家长很少下意识的培养幼儿自主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意识,部分家长即使有模糊的意识,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能力,只能盲目的开展相关的指导,家庭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效果自然也就难达预期。部分家长忙于外务,幼儿的抚养和家庭教育基本上都是由家中老人负责,老人本身的体力不足,加之担心幼儿的安全,因此并不鼓励甚至是阻止幼儿开展某些体育活动,这对幼儿的体质健康、运动能力等的发展极为不利,同时也会影响到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的效果。其次,部分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在幼儿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注意培养幼儿的运动习惯,而且未能搭建较为完善的幼儿体育教育体系,不清楚应当怎样与幼儿家庭合作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这也会影响到幼儿体育教育的效果。
        二、基于家园合作的幼儿体育教育策略
        (一)转变家长的体育教育观念
        幼儿园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转变家长在幼儿体育教育方面的观念。首先,幼儿园应当通过问卷调查、家访、线上联系等方式来了解幼儿家长在幼儿体育教育方面的观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其现有观念。其次,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设计幼儿体育教育宣传内容,帮助幼儿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身体发展特点、体质健康标准等,并且向其宣传”健康第一”的观念,从而让其认识到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应指导其掌握一些科学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技能和方法。具体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召开家长座谈会、开办家长学校、设立家长咨询日等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最后,幼儿园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家长参加一些以幼儿体育习惯养成、幼儿体育活动指导方法等为主题的幼儿体育教育专家讲座,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很好的帮助家长转变自身观念,从而增强其对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视。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向幼儿家长推送一些有关幼儿体育教育方面的文章,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转变家长的观念。
        (二)家园合作制定体育活动计划
        在家园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应当制定相应的体育活动计划,幼儿园和家长都要照此计划引导幼儿开展体育活动,这样才能确保体育教育的效果。在制定计划时,幼儿教师应当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生理发育情况、运动能力等,这样的计划才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比如,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来说,其身体协调性、运动能力等相对较差,可以设计一些诸如双脚连续跳这样的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双腿的协作能力等。


        当然,除了制定整体性的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计划外,幼儿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协商制定针对每个幼儿的个性化体育教育计划。每个幼儿的体质健康水平、运动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制定个性化幼儿体育教育计划时,可以充分考虑到上述内容,在此基础上为其量身定制最适合其的体育教育计划,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体育教育效果的提升。实践证明,个性化的体育教育计划不仅更加符合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需求,而且还更容易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其体育意识、运动习惯等,特别是一些特殊幼儿(小胖墩、体弱幼儿等)。而且在家园合作的条件下,个性化体育教育计划的实施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幼儿教师应当对此加以关注。
        (三)家园同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幼儿体育教育活动通常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获得令人满意的体育教育效果。幼儿园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将体育教育活动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比如在早操时段通过一些有趣的配乐舞蹈来引导幼儿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课或者是户外活动时段则是可以利用幼儿园的呼啦圈、同心鞋、皮球、平衡木等各种体育游戏器材,或者是设计一些诸如跳格子、老鹰捉小鸡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来开展体育教育活动。教师可以将这些体育游戏的内容、方法等介绍给家长,让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玩这些体育游戏,以此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春秋季运动会、儿童节等的机会组织开展一些亲子游戏活动,这样既能促使幼儿参与到体育锻炼活动中,还能增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
        (四)家园合作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培养幼儿的体育锻炼习惯有助于幼儿长期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幼儿的体质健康发展和运动能力提升。幼儿园要将体育教育活动融入到一日活动中,而且应当根据相关要求保证幼儿每日的体育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还应设计体育活动记录表,记录幼儿每日在园的体育活动情况,这对于幼儿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能够起到积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幼儿在幼儿园会非常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但是到家后却会出现惰性心理,不愿意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幼儿教师应当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双方共同鼓励、监督幼儿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家长应当按照双方共同制定的体育活动计划引导幼儿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最好也制作一个记录表来记录幼儿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实际情况,为了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家长可以与幼儿一同开展体育锻炼活动,这样也有助于其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活动,进而达到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
        (五)家园合作拓展体育教育内容
        部分幼儿教师习惯于参照相关的体育教材来设计体育教育内容,但是限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这样设计出来的体育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无法充分满足幼儿的兴趣需求。基于此,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体育教育内容进行恰当的拓展。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幼儿对哪些体育运动感兴趣,据此作为体育教育内容补充的参考依据。幼儿教师还可以发动家长共同进行适合幼儿的体育教育内容的搜集,并且共同探讨这些内容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以何种方式开展更加合适,然后再由教师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专业化的筛选、设计,为体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总之,家园合作开展幼儿体育教育活动能够有效增强体育教育效果。幼儿园要注意转变家长的体育教育观念,与家长合作制定体育活动计划、培养幼儿的体育锻炼习惯、拓展体育教育内容。当然,幼儿教师应当加强自我学习,对幼儿体育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家园合作的顺利进行予以更加深入的探索,为幼儿体育教育效果的提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翠瑾,李哲,杨光.体育强国建设下幼儿家庭体育的现象学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02):34-40.
        [2]黄循棱,盛晓丹,陈荟.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家长角色定位与参与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1(01):86-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