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导语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张世容
[导读]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
        张世容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河东小学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因小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不高等特点,老师要遵循好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实际,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实施好素质教育。笔者结合教学经验,从“实物演示导入法”“解题式导入法”“情境感染导入法”“提问式导入法”“设置悬念导入法”入手,开展教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每一堂优秀的课,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那就是了导语。小学生年龄小,老师赋有艺术性的讲授,更能迅速吸引他们的兴趣,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打好坚实的基础。
        导语要根据教学目标,因课型来精心设计,同时要紧扣教学内容,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新颖性、趣味性、简洁性,一般两三分钟完成。下面我以教材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新课时导入的几点做法。
        一、实物演示导入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展示挂图(或自制图片、简笔画)、实物、标本、模型,通过演示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学《曹冲称象》一文,由于班上学生大多不知道“秤”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用“秤”如何称东西。老师借了一杆小秤,上课时,出示小秤说:“孩子们,我这儿有一杆秤,这是秤杆,我要称这本语文书,就得提起这杆秤(我一边称一边说,学生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秤”有关的课文《曹冲称象》,一起去看看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重量的。
        以上导入为后面讲授课文“大臣们说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又有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适用于这种导入方式的文章还有许多,如《威尼斯的小艇》、《非常漂亮的贝壳》、《画杨桃》、《捞铁牛》等。
        二、解题式导入法。

课题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指导学生弄清课题的含义,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如教学《丰碑》的导入:老师指着板书好的题目,学生齐读后问:“碑”是什么意思?(刻上文字纪念事业功勋或作为标记的石头),“丰碑”又是什么?(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课文中的“丰碑”指的是谁?(军需处长),那课文围绕这“丰碑”讲了什么呢?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适用于这种导入方式的文章还有《寻隐者不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圆明园的毁灭》、《鸟的天堂》等。
        三、情境感染导入法。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录像、多媒体课件来导入,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气氛感染,把学生带到形象、生动的情境中。《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对于抒情极浓的诗歌、散文特别适用,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如教学儿歌《升国旗》,老师一边播放学校升国旗的视频,一边问:“你听到了什么歌声?这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我听到了“国歌”,这是在操场上升国旗)。对,孩子们说得太好了,升国旗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升国旗有关的儿歌。适合用此方法导入的课文还有《小蝌蚪找妈妈》、《荷花》、《荷叶圆圆》、《山居秋暝》等。
        四、提问式导入法。就是设计一个问题,提问不可太多,问题要明确、干脆,不可拖泥带水。由此引出要讲的内容,从学生期望研究的问题入手,激励学生探求新知的方法。这个“问”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老师提出的。如《小壁虎借尾巴》的引入:“小朋友,你们都知道各种动物都有自已的尾巴,动物的尾巴能借给别的动物用吗?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吗?”这样一个恰当的问题,切实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适用于此方法导入的课文还有《自已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只有一个地球》、《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赠汪伦》等。
        五、设置悬念导入法。说书人常说“且听下回分解”,就是讲到扣人心弦的时候,嘎然而止,让听众产生悬念,非想听下去不可。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心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种鱼》一课,老师问:“小朋友,你们看见过爷爷奶奶种花,看见过农民伯伯种庄稼,可你们看见过种鱼吗?(没有),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种鱼》,看看小猫有没有收获。”用于这种导入法教学的课文还有《狐假虎威》、《惊弓之鸟》、《田忌赛马》、《冀中的地道战》等。这样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事情的兴趣和欲望。
        总之,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许多,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开门见山导入法,歌谣导入法,类比导入法等。语文课堂的导入是门艺术,小学语文教师千万不能忽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