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杨金祥
[导读] 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但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值得进行大量而持续的调查分析,以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达到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迅速发展。

        杨金祥
        (文山学院 人文与传媒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摘要: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的研究很有现实意义,但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情况复杂,涉及面广,值得进行大量而持续的调查分析,以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达到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迅速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调查与分析,即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普通话教学重要性的调查与分析;对少数民族学生接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普通话教学适应的调查与分析;对少数民族学生会说汉语普通话的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 汉语普通话教学  调查 分析   
                         
一、关于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Mandarin)即现代标准汉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中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在教学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就是普通话教学。从教学性质来看,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不同于把汉语作为母语的标准语教学。
        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不是汉语方言向汉语标准语靠拢的教学。对于广大的汉语方言区的人而言,他们的汉语普通话教学是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使用汉语方言的人们进行的对汉语标准语――普通话掌握程度的教学,属于以汉语方言为起点的把汉语标准语作为目的语的教学。相关的一套教学思路是汉语方言与汉语普通话的比较,方音辨正等。这类教学需要解决的并不是会不会说汉语,而是汉语是否说得标准得体的问题。少数民族使用的汉语并不是汉语方言,也不是母语,他们的汉语教学不是母语标准语教学。与此相关的教学思路是汉语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的全面学习及其与学习者母语的系统比较。这类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汉语的听说读写的四会能力,并尽可能地把汉语说得标准得体。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虽然也是把汉语标准语作为目的语的教学,但学习的前提、环境与对外汉语教学不同。
        要认清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的性质,首先应认清他们使用的性质。在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际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客观的交际时使用的汉语,即少数民族在交际时说的汉话。这种汉语不是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标准的汉语普通话,当然也不是地道的当地汉语方言。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就是以这种汉语为起点的。在中介语理论的支持下,少数民族在交际时说的汉语就可以定位为汉语中介语。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的教学就是汉语中介语向汉语标准语靠拢的教学是对使用汉语中介语的少数民族进行的对汉语标准语――普通话掌握程度的教学,属于以汉语中介语为起点的把汉语标准语作为目的语的教学。
        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音节的标准依然是基础,声韵调的训练往往受到重视。但是,在掌握了比较准确的音节发音之后,如何使普通话流畅起来,却往往是一个 “瓶颈”问题。少数民族“字化”现象就是我们要着重解决的问题,如何使普通话标准并且流畅,《普通话教学新路》以教学实验、语音实验和调查分析为基础,吸纳了朗读学、播音学、应用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从普通话教学角度提出了一些观点及方法,并对一些教学难点进行剖析,还将相关调查和实验原貌呈现出来,目的在于提高少数民族普通话教学效率,提升普通话的交际效果。
        内地方言区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面对的语言文化负迁移现象来自方言。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面对的语言文化负迁移现象来自母语。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面对的语言文化负迁移现象却来自民族语和方言两个方面。所以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汉语普通话教学,具有第一语言教学的性质,同时又具有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
        二、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普通话教学重要性的调查与分析。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规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是文字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全民族共同了解、共同使用的民族共同语。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规定: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
        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性是多方面的。实施好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有利于多民族语言、多方言的统一;有利于少数民族课堂汉语教学;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和就业。
        实施好少数民族汉语普通话教学有利于国际交往,有利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还有利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更有利于贯彻教育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间接检验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手段。普通话等级测试是令少数民族学生较为头疼的事情。大力实施少数民族的汉语普通话教学正是推广汉语普通话重要性的实际体现,在课堂上汉语普通话教学直接推动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在各项各业对普通话水平要求不同,如对中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要求在二级乙等以上,对电视广播主持人则要求必须是一级甲等。这些对少数民族并不例外。
        正因为普通话的重要性,所以在大学课程里,人文与传媒学院的很多专业把普通话作为专业必修课,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文秘等。也是非中文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大多数学生选修了。这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绝佳学习的机会。
三、对少数民族学生接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汉语普通话教学的?有些什么体会?对上述问题抽样调查情况如下
        接触汉语普通话教学的情况很复杂,主要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 下面是就500名少数民族社会人士所做的调查。       


        到小学为止,接触汉语普通话教学的学生数约占81%。汉语普通话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也是各级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大多数教师是严格执行的。
四、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普通话教学适应的调查与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什么时候适应普通话教学的?
        一个土家族学生说到,他的启蒙教师一直到小学三年级在表述时用方言,涉及到字词读音教学时才用汉语普通话领读等。这位教师普通话水平很低,以至于后来精简教师人员时被淘汰了,当然这只是综合素质考核竞争的一个方面。
        适应汉语普通话教学的情况。下面是调查500名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如下。
        
        
        
        
        
        
        
        
        



        适应汉语普通话教学的时间和效率既与学生自身的教学语言接受能力有关也与教师使用教学语言的质量有关。在文山,一位来自湘西北的土家族教师,参加工作的前几年,每接受一个新班,学生反映最大的就是教学语言的问题,听不懂的主要原因是语速太快,普通话中夹杂的方言音太重,学生适应他的普通话教学的时长大约为四周左右。而他自己在读硕士研究生时,一位来自云南陆良的教师给他上艺术语言学和现代修辞学,教学语言是“陆良普通话”,开始时只能听明白30%左右的话,适应这位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三个月左右。
        一名来自云南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女大学生称接触与适应汉语普通话教学是循序渐进的,在幼儿园时教师主要以本民族语言教学为主,慢慢的辅以汉语普通话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教师逐渐以汉语普通话教学为主,逐渐少用本民族语言教学。该生虽然身处纳西族自治县,但本人是属于当地人口次于纳西族的丽江白族。
五、对少数民族学生会说汉语普通话的调查与分析。
        什么时候会说普通话的?有些什么体会?对上述问题抽样调查情况如下:
        
        其实接触汉语普通话首先与居住环境有关,居住在城区的接触汉语普通话的场合要多得多;其次与本人活动轨迹有关,到外地四处游走的接触汉语普通话的机遇要多得多。
        说汉语普通话的时间和早晚,熟练程度以及使用频率首先与父母亲日常使用汉语普通话有关,在父母在孩子说话的进程中,如果少数民族父母亲采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家庭教育,该学生的普通话情况肯定好得多。在文山卫校,一个来自河南的大学教师,跟他的妻子和孩子始终用普通话交流;其次与教师使用汉语普通话有关,学生始终接受着每位任课教师的普通话教学,学生的普通话情况肯定好得多;再次与汉语拼音学习的情况好坏有关,汉语拼音学得好的,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情况肯定好得多。
        笔者就现在少数民族说汉语普通话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说普通话首先跟父母懂普通话密切相关,可想而知,父母都不会说普通话,他们怎么教孩子说普通话。调查显示:父母亲懂汉语普通话的情况是:全懂的占77%,半懂的占20%,不懂的占3%。从比例上看,90后这一代的父母亲对于汉语普通话的掌握是可喜的,这一代父母亲们大多数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而接受学校汉语教育教学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都有机会接受学校汉语教育教学,除非是家庭条件太差。这是我国扫盲工作的巨大收获,也是我国推行接受义务教育的巨大成就,也是推行汉语普通话的丰硕成果,也是汉语普通话教学的带来的巨大效益。这充分表明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带给各民族人民的巨大实惠。
        普通话汉语教学“深入人心,深得民心”。普通话汉语教学带给少数民族学生最大的实惠是快速有效地投入到汉语学习中去,迅速提高汉语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渝光,王兴中.语言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纲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