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巍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1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和讨论了高职体育教育模式的结构要素、和现存高职体育教育模式存在的若干问题以及阐述了教育模式改革的方法。近年来,高职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从整体上看,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这些研究大多都是研究教学的过程、组织形式、教育方法等内容,这些都属于教学方法论范畴。而我们本文首先分析高职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符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的体育教育模式改革的若干措施,从而决定我国高职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该去向何方。讨论了我国高职体育教育的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育模式;改革措施
1.高职体育教育现存不足之处
1.1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体育教育模式与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区别,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如何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随着日渐深化的教育模式改革,高职体育教育模式显得过于传统和固化,创新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教师的教学内容多以教学任务为中心,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探究性、实践性的教育模式不被重视,使其无法在教育教学中展现,僵化了教育模式,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态度十分被动,学生基础在教师的教育模式下也非常缺乏,导致体育教育模式不能够多元化,教师多用技术和锻炼熟练程度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教学模式过于老套、固化。所以在学生的身上体现出学习情绪也不高,对体育热情不高涨的现象,教学模式的改革被牵引式、被迫式的教学形态制约了。
1.2师资建设缺乏,缺乏稳定的师资力量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多年来扩招措施在各大体育高职学校进行实施。这就出现了困扰体育教育的重大因素,就是师资缺乏的问题。因此,教育效果不理想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的缺少,而教师缺少是基于师资建设与教学需求的不均衡来讲的,最终导致教师专业教学的多领域化和兼职化,这些很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形成。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师资质量不达标,不稳定的原因也包含教师水平不一致。总体上来说,体育教育行业缺少真正具备高职业素养,高教学方法的教师。
1.3对于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相对缺乏,教学方法实用性差
在职业教育的时期,学生的个性仍然在快速发展,学生对于创新,尝试新兴实物仍然存在兴趣,但传统教育中不断重复,枯燥的运动项目,已经对学生的新奇想法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制约。现今很多职业体育教育还是会采取,教师示范、教师讲解、学生大量重复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信一些老师都觉得枯燥,学生又怎么能从其中找到乐趣,又怎么能真正喜欢上体育教育这份行业。在这种情况下,职业学校的师生可能要一起装作出大家都很感兴趣的状态。教师以完成教学为目的,学生以修学分为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和学习目的,无法形成较好的教学体系和有效的学习成果。
2.高职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措施
2.1构建开放式的教学形态,优化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与公共课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程度上的区别,但体育教育也是可以采取公共课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以此来优化体育教学的课堂。开放式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中有很大的作用,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形成较好的教育体系,首先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基于课程基本内容以及社会需要构建开放式教育形态,同时注重每个学生的心理个性和特点。比如:在教学之前观察各个同学的个性和特点,可以做一些调查问卷,开始时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真正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热情,活跃课堂的气氛。同时,在教学期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多学习多锻炼,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喜好创建多元化的体育项目,以达到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目的。在这种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下,探究性和自主性充斥着整个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则会由被动的、无趣的向积极的、自主的方向转变。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被挖掘,热情被有效调动,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和教育模式的改革。
2.2强化师资建设,形成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
良好的教学环境离不开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所急需的也是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强化教师的培养、加强师资的拓展,以及引进高质量人才是强化师资建设的主要方面,对此主要措施如下:教育机制达到合理标准,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以及端正教师工作态度,从而使教师队伍变得更加健康而积极;为了形成稳定而均衡的师资力量,注重教师资源力量建设的同时,也要强化青年教师的培养;有些教师教学理念仍然非常死板,与当今教育现状不符,因此,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尽快完善、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育改革的重大方面包括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体育的兴趣,这就要求对教师创新能力培养的强化,教师要善于用新的体育知识和信息,来丰富课堂教学。
2.3转变教学理念,以创新的理念武装教学建设
教育理念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果,现今的体育教育缺乏活力,因此,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改革是解决一线教育问题的关键。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应创建出学生喜欢、对学生有意义的运动项目,就要基于学生的个性和爱好,从“创新”的教学理念出发,将创新贯穿教育始终,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热爱这门专业,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充满期待,从而,体育教育的高度也在不断上升,并且使师生的关系更加和谐,将教育改革进程大力推进。
2.4以教学目标为引领,优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
如何进一步贴近实际,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的课程和教学内容是高职体育实践层面终身面临的主要挑战,这就要从教学内容出发。
高职教育教学内容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俩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二是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得不到满足,这是因为课程多样性和灵活性不够。上述问题出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课程内容与当今学生的能力不匹配导致的,并且学生的个性化的培养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这些问题都需要体育教育行业的专家以及教师尽快去改变。
3.高职体育教育模式的整体优化
体育教育模式的整体优化,就是指体育教育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并且各部分做到最好,从而产生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因此,运用综合性观点来调动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使体育教学中最优功能的各个因素得以发挥,自然体育教育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的教育成果,体育教育也就能够在整体优化思想的指导下走向更有发展性的道路。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模式改革责任重大,这就要求改革要秉承科学合理的理念,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体育教育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制约,体育的教育体系缺少活力,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也是无法满足当今体育教育体系的需求,无法跟随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体育教育要尽快改革,提出适合实际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依靠体育教育的专家以及一线工作者共同推进体育教育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改革过程中,教育部门、学校、老师的实施以及学生的配合缺一不可,都将推动教育模式的改革,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做课堂的主人、把实际与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都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需要达到的目标,并且要建设终身体育的价值取向和教学目标,这终身体育的价值取向要以生命和人格为核心,教学目标要以适应大学生和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选择、整合、优化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要素,进而使符合现代化教育的教育理念和体育教学模式得以构建。
参考文献:
王林,高校终身体育理论与实践的重构【J】.江苏高教,2011(4)
韩建树,浅谈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今日科苑,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