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23期   作者: 夏薇
[导读] 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学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这些优秀的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敲击着中国人民的灵魂。
        夏薇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孙金巷1号允景洪小学  666100
        摘要:古诗词是我国经典文学的精华,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千百年来这些优秀的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脉搏,时时刻刻敲击着中国人民的灵魂。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的丰厚和博大,吸收民族的文化和智慧,提高其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培养其热爱祖国文字,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
        当前在我国小学的古诗词教学当中存在弊端,教师侧重于对古诗词的单向传授,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学生对古诗的内容理解单一化,只了解作品的主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并未在学习当中体会到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这种单一化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思维的驰骋,遏制了学生的灵性和激情。由此教师应该努力地为学生构筑自由想象的空间,力求通过立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孩子走入诗词境界之中,品味中华民族之美。
        一、开启想象窗口,营造诗歌意境
        诗歌当中存在着有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正是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恰恰能够激发和诱导学生进行想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开启想象的窗口,营造诗歌的意境之美,让学生在想象之中感受诗歌的意境。首先,教师应该巧妙的去运用诗歌语言含蓄且有跳跃性存在的较大空白,让学生在有效的语言当中感受大量的潜在信息,为学生提供无数遐想的线索,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阅读。其次,正是由于诗歌的有限词句,决定了诗词的想象性和开放性,如此,教师在引领学生想象的时候,要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个性化氛围去引导学生想象,对学生的每一种想象,都应该视作合理。要想学生能够真正地走入诗歌的想象之中,教师要在诗句当中巧设疑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古诗“静夜思”时,“在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站在窗前若有所思,那么他在思考什么呢?”以此,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说,诗人是在想家乡;有的学生说,诗人是在思念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说,诗人是觉得人生苦短,得努力。对于学生的头脑风暴,教师不应给予全盘否定。当有学生说到作者在思念家乡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思考“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诗歌中再三提到明月,这是为何”,让学生据此展开想象。为学生留足想象的空间,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趣味,还能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这无疑实现了古诗词教学更优化。


        二、建设开放平台,提高鉴赏效率
        由于学生学习经验和生活经历不一样,所以会对作品形成不一样的解析。每位学生面对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呈现不一样的内容,那此时教师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受学生的见解。其次,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思维定式和定向期待,在不迁就学生的基础之上,充分的把学生的定向期待,提升为课堂上活跃的思考,不断地让学生的期待得到拓展,让学生在期待之中建立新的世界,以此来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
        例如,教师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以首先让学生从诗的题目当中读出自己的感受。同学会谈自己对庐山以及瀑布的一些印象,这样教师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期待,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积累状况;再加上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过庐山千变万化的云雾;而且有的学生还会吟诵关于作者的一些诗歌。此时,教师可以抓住机会,拓展学生的期待:“既然你们知识已经如此的丰富,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呢?”这时学生会说出五花八门的答案。如,诗人在哪儿望庐山瀑布?庐山瀑布,有什么不一样呢?此时教师再引领学生在读诗文的当中寻找依据,充分地让学生期待,并在阅读当中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了拓展。
        三、架设情感桥梁,实现深层鉴赏
        每一篇诗词都离不开作者的情感,情感是诗词的灵魂。如果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诗歌评析的时候,并没有带入情感去欣赏,那么学生不会在诗歌当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东西。所以诗歌教学不仅要感受诗歌之美,更要悟出诗歌之真情,还应该强调在诗歌朗读之中达到共情、移情。首先,教师要巧设问题,逐步的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作者的心情,以此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让学生走入诗歌之境。其次,教师还可以实现情感与美的融合,实现深层次的诗歌鉴赏。让学生在感受诗歌之美时,悟出真情。最后,教师可以巧借文章收尾,让学生表达感触,从而让学生深层次欣赏。
        例如,在要学“赠汪伦”时,当学生明白汪伦和李白的情感之后,教师可以巧设问题,假如你是李白,此时此刻你想对汪伦说些什么呢?这时学生会纷纷表达自己内心的祝福和不舍,如此让学生在表达当中达到移情的效果,从而学会理解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简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力求突出学生主体性,营造诗词境界,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在诗词课堂上兴趣盎然,摇曳多姿,让诗词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展现出诗歌教学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参考文献
        [1]?李桂花.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129-130.
        [2]?董国来.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方法[J].江西教育,2019(15):44.
        [3]?章亚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书育人,2018(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