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储 翟禹博 王媛 武辰婧 许鸿育
山西师范大学学生 046000
摘要:在全面依法治国新时代开启的背景下,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需要,也是学生习得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更是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辩论式教学;思想政治;法治意识;培育实效
引言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切合法治素养教育视角,结合政治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性,制订更为完整的教学计划,以此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高度。
一、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培育的现状
(一)教育内容挖掘存在欠缺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显性法治内容分散在多个知识点中,也有隐性的法治教育内容,容易被教师忽略。比如《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中讲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老师容易单纯从经济角度让学生知晓劳动者拥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忽视两者的辩证关系。只有充分利用好隐含在教材中的法治内容,才不会失去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的契机。现行的教材法治内容有所增加,为思想政治法治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但教材中法治教育素材能否充分挖掘,仍需教材的使用者———教师深入挖掘发现并加以利用。
(二)学生主体位置不突出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在,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位置被充分尊重时,其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尽管伴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大多数教师已经在思想上认知到尊重、突出学生主体位置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却不能良好的落实。大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习惯性的采用教师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填鸭”,这就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以及在主体位置不被凸显的基础上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大打折扣。
(三)对法治意识培养的不重视
大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只是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率。此外,教师对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不重视,也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发生改变,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其实,若学生具备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将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有积极影响。所以,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同时,教师要注重用真实的案件进行讲解,让学生在今后遇到此类情况时懂得如何应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
二、辩论式教学界定及其在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培育中的具体实施路径
(一)开展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案例教学模式中,一般是教师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再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这样的教学活动空洞无味,不能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政治认同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懂得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情境演示,表演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之后让学生进行判断,思考这种行为是否正确,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进行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做出正确判断。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知,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现象,同时能使学生明白法治意识的重要性。
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因为多媒体技术包含了文本、声音和图像多种功能,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二)开展主题辩论,强化思维构建
在思想政治课堂开展主题辩论活动,能够有效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内在辩论过程中实现自我导向,强化思维构建,全面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辩论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表现以及表达机会,使学生以机敏的智慧和快捷的思维投入其中,在多种观点的碰撞和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积极总结和思考,在辩论中实现法律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在学习关于市场经济秩序方面产生了分歧,有的学生认为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主要依靠的是法律,有的学生却认为法律在市场经济维护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大,主要依靠的是人们的道德支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辩论活动,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主要靠法律还是靠道德”为辩题,开展一个小型的辩论会,辩论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市场经济的维护既要依靠法律,也需要道德的支持。在辩论前要提前确定好正方与反方的辩手,正方的主题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主要靠法律”,反方的主题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主要靠道德”。在辩论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搜集资料,学生想要获得整个辩论的胜利,必须有强大的理论知识做后盾,正方学生需要掌握法律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根本,不仅可以起到保护和预防作用,而且也可以惩戒各种违法行为,反方学生需要掌握道德是市场经济的秩序的依据,主要起到制约力的作用,强调个人的自律,学生在辩论过程中可以采取举例的方式来充实自己的论证,并转化成自己的话在辩论过程中表达出来,对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将会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好一个小型的辩论环境,并强调在辩论过程中要遵守辩论秩序,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技巧和方法,充分遵守对手的发言,不能进行人身攻击,最后辩论结果由教师以及全体学生投票决定。
学生的专业知识还相对匮乏,在辩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结合学生的辩论表现进行点评,通过科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法律素养,以教材为核心,具有挑战性的辩题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辩论主题中,实现深度学习。
(三)紧密贴合生活,提炼法治教育元素
现阶段,高中政治教材选编知识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关联越发密切,在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深入认识这点,充分衔接学生的日常生活并将相应的生活化资源融合在政治教育中,为学生营造出浓烈开放的生活化气息,充分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增加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参与力度。鉴于此,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贴合教育目标和知识内容,选取符合学生需要的生活化元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思索政治知识,保证学生能行之有效地意识到法治元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成长。
例如,教学“征税和纳税”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相应的生活化材料,通过多媒体软件为学生展示各种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税收情况,并为学生准备相应的问题:征税是什么?为什么人们需要纳税?以此吸引学生群体的关注,切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结束语
辩论式教学助力思想政治课法治意识培育,让思想政治课与法同行,与思辨同行。围绕法律主题的辩论式教学,能够发挥辩论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思辨性的讨论氛围中点燃智慧之火,提升法治意识培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步秀明.浅谈辩论式教学方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14):142-143.
[2]许中衡.辩论式情境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9(38):114-115.
[3]柴晓江.辩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4]何友天.辩论型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五邑大学,2018.
[5]陈逸琪.高中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思言”在线辩论平台设计(项目编号: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