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之我见 林英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   作者: 林英
[导读] 摘要:教育改革掀起浪潮,德育教育成了当代青年必修的内容。历史是一段荣誉与耻辱的剪影,高中历史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还有世界史,国家为了贯彻“立德树人” 的基本任务,更加准确的反应人才培养要求,指导教师准确的把握课程的精度和深度,多次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要顺应改革潮流,合理灵活的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中, 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自身教学内容,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和历史素养。
林英 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362400 摘要:教育改革掀起浪潮,德育教育成了当代青年必修的内容。历史是一段荣誉与耻辱的剪影,高中历史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近代史还有世界史,国家为了贯彻“立德树人” 的基本任务,更加准确的反应人才培养要求,指导教师准确的把握课程的精度和深度,多次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要顺应改革潮流,合理灵活的将德育教育融入课堂中, 采取有效措施完善自身教学内容,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提升自身的思想高度和历史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教育;渗透 引言: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大环境下,国家越发重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历史承载着过去,不可改变,但人们可以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审时度势,改变自己的未来。高中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无心关注除课本、习题以外的知识,这不利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正逐渐成型的青年, 未来的发展、学习的深入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提起对课堂以外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人文熏陶中健全人格。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心理教育。高中时期的硬性知识太多, 学生往往没有时间去了解历史,反省历史,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疯狂刷题,为高考做准备上,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而且历史是一门非常适合开展德育教育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钻研历史的兴趣和扩展学生的世界视野。德育能够主导青少年品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德育也是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和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 很少有学生知道,德育教育源于儒学,孔子是该教育的创始人。儒学思想在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历程中也没有消失, 秦始皇“焚书坑儒”也没能将其抹除,即使不断的蜕变和进化, 但他的根源也还在,形成了更符合现代人智慧的思想,就足以体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方法 1、重视个人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互动时,要注意自己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人生见解,即使高中学生对很多事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观念,但仍然会因为与别人沟通而动摇自己的思想,教师要极其重视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注重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人文观念和健全人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教师要提高个人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创新上课方式和内容,多读书,多看世界,让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更上一个台阶。同时教师不应该简单的把上课当作一种劳作、一种知识的传授,应该把课堂当作创作雕刻的场所,把上课当作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教师要安排详细的上课计划,重新定位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主角,而不是旁观者,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教师、爱戴教师,课堂上的沟通交流才有意义,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2、将理论、现实与情感相结合,正视历史 历史课本内容是有些枯燥和刻板的,这对教师的授课功底有了很大的考验,当今有大部分教师是纯粹的“照本宣科”, 学生也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对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甚至产生“只要会知识点,听不听课都行”的想法。

教师要学会将教学理论基础与实际事件相结合,唤起学生深埋在心里的 感情,可以试着结合时事热点话题,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借鉴历史,追回到本科内容,抛出能激发学生共情心理的问题,经过反复的品味和反思,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唤醒学生浓厚的家国情思,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境界。在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要注意自己情感的真实 流露,不能刻意利用感情诱导学生思想的偏颇,即便在教师眼里学生思想是偏航的。教师要公平公正的评判历史,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榜样的力量,教会学生正视历史,不能只看到古代的繁荣昌盛,而看不到近代的屈辱惨痛,要帮助学生客观的认清历史事件的全貌,毕竟历史是真实的、延展的、不可逆的,学生要不为过去的繁华而骄傲,也不为近代的腐朽而失望,摆脱对历史的错误认知,立足史实,利用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客观判断,从而品味到历史对个人育德培养的价值。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进步和发展,教师不仅能利用传统的声音文字授课,还能利用录音、投影、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呈现,将历史事件投影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当时环境下人们的具体心情,充分的了解故事背景和事情的全貌,寓教于乐,能增加历史课堂的精彩性,也能提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战争发生的起因,教师可以播放电影《鸦片战争》, 展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学生能看到林则徐的大智慧、全面的了解林则徐。当时林则徐创新了硝烟方法“海水浸化法”,销毁的鸦片数量足有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四斤。学生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民族英雄林则徐公正廉明、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品质,虽然虎门销烟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人民的爱国意识,明白了鸦片的危害性,但“虎门销烟”也因此成了鸦片战争的导火索,学生能理解这正反两面的影响, 也能看清当时清政府的立场与态度和林则徐的功绩与过失, 更深层次的挖掘历史经验教训。 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创作品出现历史娱乐化的现象,而且随着国家对文化多样性的支持和鼓励,历史虚无主义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这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正确认知,也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真实的历史学习,摆脱其他错误观念,弘扬中国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爱国认识、理性爱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只有自己变得足够优秀,以德立身,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帮助学生树立对历史的正确观念,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为培养国家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余祯银 .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5(21):54-55. [1] 贾晓龙. 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 文科爱好者 ( 教育教学 ),2020(01):63+65. [2] 侯志宇 . 关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 [J]. 中华少年 ,2019(20):94. [3] 许志锋.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新课程导学 ,2019(02):15. [4] 马雪. 谈德育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课程教育研究 ,2015(21):115-116. [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