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   作者: 李文清
[导读]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在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情境,并在积累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与数学思维能力,进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李文清 四川省南部县河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在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活动情境,并在积累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动手实践与数学思维能力,进而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意义;策略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传统小学数学讲解背诵式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是培养小学生思维品质和自主探究思考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引导小学生在实践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来完善数学知识的框架和培养数学精神,但是受到综合实践活动形式的单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一、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 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把数学的课程明确地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实践和综合应用这些组成部分,其中实践和综合应用作为独立课程内容而存在。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往往只关注于前三者,而目前的考试测评也偏重于前三者,因而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就相对比较弱化了,但是从已有的实践看来,学生在综合实践的活动中,往往会因为手脑结合而能够积累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有明确的数学指向,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支撑起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比如在“克与千克的认识”这个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能 够让学生对克和千克有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会一克是什么感觉,一千克是什么感觉。具体的实践做法是:让学生用手分别去感受一克和一千克的物体,当学生有了这种感觉之后,再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学生就能够在这种感觉上形成认识,能够让学生真正实现经验向认知的转化。 从这个角度上,综合实践活动最大的意义就是在于能够帮助小学生丰富经验,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支撑起复杂的数学知识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综合实践活动不一定是大型的或者丰富的活动,小巧和精致具有指向性明确的活动同样能够表现出综合性以及数学学习的指向性。 二、策略 开展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 1.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活动,可以提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科,但是小学数学的实用性很强,如何将实用性的数学与实践生活结合起来,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教师要对学生充分了解,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综合实践融入到课堂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在开展“一亿有多大”的活动的时候,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爱炫耀爱夸大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用“一亿来造句”,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现在有个很穷的人非常可怜没有饭吃,现在我们班有 36 个人我们一个人给他捐一块钱是多少,学生会回答是 36。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继续询问,如果有 360 个人? 360 块;那 3600 个人? 是 3600 块以此推论,最后再问学生那 36 亿?学生就会开始在脑子进行想象,36 亿人是多少,让抽象的“亿”的知识在学生的脑子中有了一个清晰的印象。

联系生活实用例子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猜想引起学生自己进行问题假设、大胆猜想,是一种更深层 2. 次的活动探究式教学手段。小学生的思维没有固定的模式, 天马行空,在这种基础上,他们更容易对事物产生不同的联想, 对大千世界有着很多的好奇心。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就建立创新型的思维。在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大胆的联想和假设,而不仅是照本宣科。学生的猜想没有局限性,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举出生活中出现的例子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联想,比如,有一个超市在进行抽奖活动,商场的工作人员让顾客在箱子里摸球,箱子里有 4 个黄球和 3 个白球,摸到黄球则意味着中奖了,顾客在摸球的时候会有哪些可能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同进行猜想和实验,并制作出摸球情况的记录表。学生根据实验的结果和猜想假设之间的不同,进行讨论,得出摸球颜色可能性的结论。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代入角色,想象自己是其中一个顾客,那么自己中奖的概率有多大?让学生探究如果抽奖收费,中奖的概率高低?值不值抽奖?进而让学生能够把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融入生活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需求, 增加学生的综合实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注重多样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3. 核心素养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述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时要注重为学生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去。如通过问题探究模式的科学化应用,调动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在学习“量一量,找规律”的内容中,教师就可为学生呈现问题情境,通过课件为学生播放购物的情境, 通过弹簧秤称取不同物体的过程,让学生探究弹簧伸长的长度和什么要素相关?通过问题模式的应用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能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实践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能起到积极作用。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4. 教师要通过小学数学课堂内容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增强学生在活动中的动力和热情。教师要组织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主动融入活动实践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以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在知识获取中的动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寻找新的学习问题,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还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育的创新。例如,在学习“100 以内数的认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中通过比赛数数和比赛记忆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值,并且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 能提高自身的主动参与热情和动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实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综合与实践”是将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于实践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主体意识以及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充分地利用,转化传统教学观念,真正使学生进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沈清 .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2018. [1] 王志军,王小根 . 项目学习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J]. 现代教育科学,2017(5):121-122. [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