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   作者:谢夏月
[导读]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两项主要教学模块, 也是较难开展的两项关键教学环节。读写结合是让阅读及写作成为有机的整体,实现两者的融合,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思想,在核心素养框架下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深入挖掘它们之间的彼此联系以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究。
谢夏月 福建省安溪第一中学 362400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两项主要教学模块, 也是较难开展的两项关键教学环节。读写结合是让阅读及写作成为有机的整体,实现两者的融合,让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思想,在核心素养框架下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深入挖掘它们之间的彼此联系以推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读写结合;策略探究 2017 年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目前,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仍然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非常被动。与此同时,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不到培养。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写作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能传情达意。衡量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教学将阅读理解与写作产出紧密结合, 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显著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以读促写, 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写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读前准备 教师应该深入文本,确定基于主题探究的读写结合目标并且指导学生有的放矢。目前高中英语读写整合课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由于前期教师对语篇的分析不到位, 未能把握主题意义,导致读后任务的设置与阅读环节输入主题联系不紧密,甚至出现偏离主题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的现象。此外,在设置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教师没有重视输入目标和输出目标之间的呼应和对接,导致学生在写的输出活动中所使用的观点还是新课前的观点,所使用的语言还是新课前的语言,读写结合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新课程标准》指出,深入研读语篇,把握主题意义、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素养核心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因此,在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前,教师应从文本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五个角度、三个层面(what/how/why)解读和梳理文本,层层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从而更好地围绕主题意义设计和开展教学。 二、读中感悟 一篇文本无疑从三方面进行剖析,结构、主题和语言。这三方面缺一,文本的构建肯定不能达到预设的要求。阅读时把握住文本的结构,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同样,写作时只有把握好文本的结构,整体谋篇布局,才能真正做到思路清晰、行文流畅。因此,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读中感悟。 综合文本理清结构脉络,梳理学生写作探究思路 1. 基于文本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文本层次与结构的探析入手,强化学生对文本整体脉络结构的把握, 提升其阅读吸收效果,拓宽学生的写作探究思路,注重其写作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

此外,在阅读完成后引导学生将整体文本的起始部分、发展过程以及最终结果分成不同的层次, 根据这几项重点内容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进行构建,将 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完全化展现。同时,学生可以将表格中所体现的行文方式作为自己文章写作的比照,进行模仿训练。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对文本整体脉络结构的把握,拓宽学 生的写作思路,强化写作探究效果。 深度剖析文本语言知识点,注重学生拓展实践 2. 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解析文本内容,依托课文典型句式提高学生的造句能力,深化其语言能力。学生在学习文本后对文章的句式也熟练了许多,接着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采用这些句式的结构一个个地进行造句练习。练习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不能照搬原文的句子,结合所出题目的难易程度,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学生完成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教师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主线挖掘关键词汇。每个单元的课文都会有与该单元相关的常用词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课文内容和句式结构的分析和讲解上,应当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重点词汇, 在寻找重要词汇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放手让学生去做,可以采用团队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能够在这一学习环节中加强对词汇的记忆和运用,更有利于写作的词汇使用。 深度提取文本教学思想,强化学生情感意识提升 3. 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深入体验文本主旨思想,强化对文本内容的阅读情感体验 ; 同时明确文本议论中心,保证充分的输入性探究效果。而后,教师可以通过读后感的写作训练模式让学生将从阅读探究中的所感所知进行文章的创作,而此时学生也能够根据情感体验在文章中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想法,优化文本内容,赋予写作文章灵魂与生机。 三、读后写作 教师在课堂内容教授完后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写作内容紧扣文本信息,也就是设计阅读后写作,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注意本课所学的重点句型及词汇的使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其个人的综合学习能力得以增强。写作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写作成品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只有给予学生及时、积极、有针对性的反馈才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对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基于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仍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进行创新和改变,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进来,构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体系,将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可以长期坚持下去的教学策略加以实施,从而在满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标注:本文系 2020 年泉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中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 QJYKT2020—17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刘小红 . 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阅读课堂运用读写结合模式的探究 [J]. 校园英语,2019(19). [1] 马璐 . 基于高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J]. 新课程,2019(09). [2] 朱慧娟 .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应用实践之研究 [J]. 中学生英语,2017(11). [3] 陆艳 . 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教学 [J]. 英语广场,2017 [4] (06). 刘红玉 . 基于读写结合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J]. 校园英语,2015(05). [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