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教学师生共读活动具体策略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   作者:曹雨
[导读] 摘要:师生共读活动不仅能为小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窗户,还能使之在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下更加高效、高质地阅读。然而,当前的小学师生共读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提升小学师生共读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曹雨 哈尔滨市宝宇继红小学 150076 摘要:师生共读活动不仅能为小学生的阅读打开一扇窗户,还能使之在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下更加高效、高质地阅读。然而,当前的小学师生共读活动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提升小学师生共读活动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年级;小学生;师生共读活动;具体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教育事业的改革,阅读能力培养成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这一趋势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使之能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积极提高阅读技能,以阅读助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一、高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还能使之学会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分析问题。然而,就目前小学生的阅读状况来看,仍然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一)课外阅读量有限由于个人经历、情感经验以及识字量等方面的限制,小学生在文字阅读方面的经验可谓少之又少。再加上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以绘本故事为主,对于抽象的文字表达,他们并没有多少兴趣。长此以往,小学生势必会在“阅读少—不会阅读—更少的阅读—畏惧或厌烦阅读” 的恶性循环中无力自拔。 (二)良好的阅读习惯亟待养成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阅读指导,小学生往往会因阅读技巧、阅读经验的缺乏而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误入歧途。与此同时,教师的阅读监督不足也是导致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学生很难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小学高年级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的策略 师生共读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还能使小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得到极大的拓宽与延伸。因此, 为了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阅读活动,最大限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师生共读活动。 (一)创建良好的师生共读氛围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师生共读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创建良好的师生共读氛围呢?笔者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1. 在互动中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随着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重视学生阅读自主性的挖掘。笔者认为, 在师生共读活动中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为此,笔者特地在阅读过程中设置了“演一演”等活动,带领学生扮演阅读内容中的人物,这样,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能更认真、更仔细地体会人物的心理特征及情感变化,还能在与教师的合作中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此同时,笔者还将一些字谜、诗谜等引入师生共读活动的阅读交流中,通过教师出谜语、学生猜结果以及学生出谜语、教师猜结果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2. 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在师生共读活动中,教师既要与学生保持亲密的互动,又要学会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使学生在充分领受阅读魅力的基础上真心喜欢上阅读,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活动。

笔者在师生共读活动中采用了“讲一讲”“画一画”“唱一唱”等策略。其中, 在“讲一讲”环节,笔者要求学生就自己所见、所闻、所感 发表观点和意见;在“画一画”环节,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用纸笔描绘想象画面,并将其中的优秀绘画作品展示在班级文化墙上;在“唱一唱”环节,笔者让那些具有音乐功底的学生将一些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歌曲演绎出来。在此类活动影响下,学生因为自身才华得以发挥,或因受到教师和同学肯定而生出强烈的自信。在此自信的牵引下,他们势必会在阅读活动中产生巨大的动力,从而在师生共读活动中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二)展开高质高效的阅读指导教师如何才能在师生共读活动中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呢?在笔者看来,不妨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 教会学生基本的阅读技巧熟练掌握阅读技巧有助于学生迅速了解阅读内容、准确提炼关键信息,从而达到高效阅读的目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传授阅读方面的技巧。比如在阅读叙事性较强的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等关键信息;在阅读议论性较强的文章时,笔者就让学生抓住中心论点、论据、论证等信息;在阅读说明性较强的文章时,笔者让学生着重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顺序以及说明的方法等信息……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有效地抓住文章关键信息,高效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情感。2.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掌握知识技能更为重要。因此,在师生共读活动中, 教师务必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高效率、高质量的阅读活动中。第一,全心全意, 专心阅读。分心、分神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它不仅使学生好不容易建立的阅读心境轰然瓦解,还使他们很难再次进入到相应的阅读情境中。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就必须将一切能够让学生分心、分神儿的事情扼杀在萌芽之中。比如,在阅读活动开始之前,教师便应提醒学生“带好水杯”“上好厕所”以及“备好纸笔”等, 如此学生才不会在阅读过程中脱离好不容易才进入的阅读心境。第二,备好纸笔,随读随记。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准备好纸笔等常用工具,并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生僻字词、寓意丰富的精彩语句或对自己触动较大的语句记录下来。持之以恒,聚沙成塔,学生的素材积累和情感积累便会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其阅读、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第三,抗拒诱惑,迈向正轨。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此环境下,学生的专注力已经下滑。与此同时,网络资源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在其影响下,很多学生会因受不住诱惑而深陷网络不良信息的泥淖。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区分是非善恶,远离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袭。 参考文献: 徐焕兰 . 潜心悦读匠心教法———简述指导农村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有效途径[J]. 好家长 ,2019(23). [1] 李昱娴. 同伴学习现状及其对阅读能力的影响探讨[D].武汉 : 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 周小琳 . 在多元对话中生成阅读精彩———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 ,2017(9D). [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