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   作者:卫洁
[导读]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性和技术性,大大消耗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容易导致教学有效性下降。与此相对,要尽快摆脱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消耗低效率”障碍,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自主意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
卫洁 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大前小学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性和技术性,大大消耗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容易导致教学有效性下降。与此相对,要尽快摆脱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消耗低效率”障碍,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实用、高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阅读自主意识,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促进有效教学目标的更好完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开展阅读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增加对阅读的重视,以兴趣为老师,学生可以对文本所承载的精神内涵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对文章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有所了解。从语文阅读学习中,逐步渗透历史、社会学的内容, 阅读质可以获得大幅度地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阅读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扭转教师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首先,要扭转教师观念。建议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强调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列举案例让教师意识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上的问题,促使教师出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有意识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扭转教学观念。其次,在教师观念扭转完成后,教学模式应当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改革,其中“人”是指学生,教师应当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上,自身则作为引导者、组织者来开展工作。这种教学模式将给予小学生语文阅读时的主动空间, 使他们能够对课文进行思考,思考的成果自然会进入小学生内心,从而提升阅读深度。阅读成果给小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能够对小学生的情感等进行陶冶,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某教师围绕“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阅读过程中先让小学生自行对课文进行默读, 并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随后再组织小学生对课文进行统一阅读,指导小学生将自身所想代入到阅读中,认真观察课文的文字表述,由此检验自身所想是否正确、深入,小学生对此表现积极,说明了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营造和谐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对于帮助学生实现高效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不仅是学生阅读的基本诉求,也是帮助学生进行阅读时产生灵感和思考的外界应激条件。课堂上,语文教师组织阅读活动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阅读素材,插播能与学生阅读文本形成情感或者灵感共鸣的图画、视频、音乐、动漫画等,让学生的视觉、听觉都充分调动起来,整体激活阅读感官,获得阅读的全新体验。

在课外的阅读活动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班上的图书角,进行布置和装扮,让阅读的场所更加吸引学生走进其中,享受阅读氛围。 三、把握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深入理解 提问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促进课堂整体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何使课堂提问有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问题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其次要有较强的启发性,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有些教师觉得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还很弱,提问深刻的问题未必有益,在课堂上的提问也不少,虽然课堂气氛看起来很活跃, 但实际提出的问题却经常被抵消、无效、流于形式。当然, 深层次的问题往往很难,但让学生思考深层次的问题也是锻炼学生学科思维,提高其思维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实际上可以用一些合理的方法降低问题难度,把难题分解成一些具有合理梯度性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促进思维顺畅。 四、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培养阅读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目标,也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但是,阅读和写作之间存在一定固有的紧密联系。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并结合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进行训练,那么必须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应清楚地说明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理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语文阅读和写作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拓展学生视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还能丰富学生对课本的理解,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平时阅读时,学生经常是结合文章内容自行想象情境,但对于一些篇幅较长、繁复的文章,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无法准确理解文章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以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文章的内容呈现出来, 这样学生对于文章内容就可以借助视频、图片进行更好的理解,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寻找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教师必须始终立足于教学实践,围绕实际的阅读内容与学生阅读特点做好分析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制定出符合学生阅读逻辑的教学策略,并在其指导下真正将教学环节优化成与学生阅读活动相适应的阅读环境,从内部的创新带动课堂整体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李欣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 [C]. 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 2019:175-178. [1] 刘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案例浅析[J]. 文学教育: 下,2019(6):120. [2] 黄文武 .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J]. 课程教育研究,2019(23):81. [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