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议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的创建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   作者: 李霞
[导读]
李霞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庞家堡镇东风路小学 075100 “和谐”能产生美,作为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和谐的课堂”,这是因为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现就浅谈一下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创建和谐的数学课堂。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 有利于学生学习 课堂教学应有张有驰,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集中。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新旧知识以及难易程度的改变等原因,学生的学习往往会出现起伏的现象。学习成功时,情绪高昂, 而一旦遇到挫折,情绪就会低落。学生情绪激昂时,教师要冷静对待,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难点和细节,学生情绪低落时, 教师要注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唤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教师授课时的眼神要亲切,态度应热情。同时教学目标的确定要适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要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教学节奏要快慢得当。要注意消除课堂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记得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时,有一道应用题是这样的:一辆公共汽车里有 36 人,到了一个车站后下车 18 人, 上车 9 人,这时候车上有几人?这时学生已经有些疲劳了, 课堂气氛沉闷紧张。于是我就创设表演情景,降低思维起点, 让学生通过表演形成表象,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逐步解决了这道应用题,有的学生下课后在游戏中也融入了这道应用题的情景。 二、巧设问题,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乐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中课堂提问,是一种调节课堂气氛的语言交流手段。我们要让思考数学问题成为小学生的一种享受,教师要把握好教材,依据教材特点,构思出有情趣的问题,克服学生因单调枯燥的问题而产生厌倦的心理。在教学分数基本性质时, 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首先讲一个故事:“中秋节小明爸爸买来一个大月饼,分给三个人吃,小明说我吃得最少,只吃这个月饼的 1/3,妈妈吃这个月饼的 2/6,爷爷吃得最多,吃这个月饼的 3/9,可妈妈却说,三个人吃得一样多。小明不相信,动手一切一分,果然和妈妈说得一样。然后我问:“同学们,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大小却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这时学生感到困惑,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学习积极性高涨,教师很容易地进入了新课的教学。

三、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让学生发展最实际的动力,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实物、绘画、电教、多媒体等手段来渲染气氛,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形象型教学,有助于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 愉快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选用大萝卜,用刀切下一刀,建立面的概念,再切一刀形成一个面与第一面相交,建立棱的概念,这样切 6 次,帮助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这种直观教学法使学生感到新颖,贴近他们生活实际,从中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如在教学“圆锥的认识和体积”时,可采用自然课中的实验法,分小组让学生用圆锥容器装满黄沙倒入等底等高的圆柱容器中,从中得两者间体积的关系。这种方法符合学生爱玩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新知识,严肃中不乏轻松愉悦,紧张之下充满热情。 四、多变的教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记得以前教育台播放过一位老师教《质数和合数》的电视。师生基本上不讲话,只用手势,要求是:1. 必须用乘法; 限用自然数;3. 不能用“1”。接着教师写:4 =?学生提出:4 = 3 + 1,教师摇头,用手指指要求。学生思考后提出4 = 2×2,教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出示: 6 = 2×3,8 = 2×4,9 = 3×3……,接着教师出示 3 =? 学生摇头写不出,于是教师在 3 后写上“质数”两字。同样: 2 =?、5 =?、7 =?学生均不能按要求写出来。最后教师问了一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归纳小结,得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这种教学方法趣味盎然,新奇独特,学生很喜欢。我们说教学是一门艺术,其实主要就是指它在方法上的无限创新所带来的美感上。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 1854 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求智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意,即使无人督促, 也能自学不倦。这是符合心理科学的。我想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中应有疑问,有猜想、惊讶、笑声、争论,有联想,更有巧妙的比喻,甚至有“人加狗”的幽默,这也应该是我们教师毕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 2.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上课时,多给孩子一点微笑,多给孩子一些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创设最佳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再现生活,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真切地体验情感。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影响人的艺术,我们数学教师要了解、把握学生心理、关爱、尊重、欣赏每一位学生,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创造和谐的数学课堂,建立儿童学习的乐园,“进一步把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从而激活数学课堂。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 有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