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2期   作者:林木芳
[导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 , 更新观念 , 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 , 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 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 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 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 , 学有价值的数学 .
林木芳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古峰镇第二小学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不断解放思想 , 更新观念 , 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 , 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 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 , 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 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 , 学有价值的数学 .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新课程理念 教学方式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 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新知”。这样的教学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在此,我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有可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为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时,我根据学生喜欢的电视剧人物——孙悟空和猪八戒,就创设了这样的情节: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大家又累又渴,便坐在草地上休息。忽然,孙悟空发现旁边有一个大西瓜,就把它摘过来。孙悟空问猪八戒想吃这瓜的八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猪八戒心里可想多吃点呢,于是就说要八分之一的,结果吃到的却是最小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一听顿时来劲了,纷纷举手回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课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地吸引到新课上。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的关键性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如教学 10 以内的加法时,请学生扮演小兔邮递员, 来做送信的游戏。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 10 以内的加法算式, 如果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这样教学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激发学生体验的动机,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绪,使教学过程始终给学生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去主动探索问题,教学效果很好。

三 ` 切磋评价的灵活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我们可以采用采用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评价手段。评价语言贯穿整个数学课堂过程中,让我们“多一点赏识,少一点苛求”, 多一份激励,少一份打击”、“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敷衍”。站在孩子整个人生的维度上, 用发展的理念来实施评价,科学有效地运用评价语言,以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全面发展。,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延展的高效性 研究表明,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具有趣味性。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一个农民收得 8 立方米的玉米,他想用一块长 6.28 米、 宽 1.57 米的长方形竹席在院子里围一个简易的粮囤装这些玉米。怎样才能装下这些玉米?请你帮助他设计几种围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会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围成方形、圆柱形、半圆柱形等。这样的练习, 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多采用鼓励性语言,倾注更多的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表扬和鼓励等,哪怕只是一句“你讲得真好!”“你真棒!”“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哪怕是一面红旗,一棵星,都会达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本着新课程的理念,用心钻研教材、教法, 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考文献: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 18 条建议》北京大学出版社 [1] 2004.4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李建平《教育发展研究》2002.1 [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