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方法 秦言龙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秦言龙1 王文华2
[导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好,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实现提升。
        1.身份证号码:32032219850929xxxx  江苏泰州  225300;
        2.身份证号码:32062119930427xxxx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项目的发展越来越好,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地实现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是否能够实现科学化管理,对工程建筑的质量进行安全化改进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的核心管理内容,与建筑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是保证建筑施工高质量和高安全系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涵盖很多的要素,如各专业施工人员、各类施工器械、各种施工材料等。为保证施工工作稳步推进以及施工工作质量,既要明确所用的施工技术以及具体的施工步骤,又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确保各技术要点控制到位。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相关概述
        为了能够确保施工项目能够满足甲方与施工设计基础要求,建筑团队管理人员需要开展科学有效地施工管理,针对施工各项基础环节进行实际优化,进而提升建筑项目整体质量。为了能够达到上文阐述的建筑管理目的,施工团队管理原则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根据施工特点,对现场施工工作进行细化,将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面对很多不同的建筑项目,每个建筑项目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建筑使用功能、目的有着很大区别,所以会产生不同施工要求,而施工人员每个人擅长的优势又不同,只有合理搭配施工小组,才能够保障施工质量得到提升。其二,保障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利益最大化不只是只施工团队根本利益最大化,还需要考虑到投资甲方利益与后期建筑使用者利益,在多方位利益协调下保障施工工作顺利进展。一个施工项目往往会牵扯到许多经济利益,这些经济数额多则数百万、少则几十万,而建筑团队需要承担的任务是实现建筑效益最大化,将普通地皮建设成供人使用的高大建筑,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获得相应收益,但是建筑施工团队一定要确保施工环节符合国家相应要求,在质量、防火、抗震等项目上符合国家基础验收标准;在建筑细节上能够满足住户或建筑使用者舒适度、使用心理预期标准;在整体家住构造上与施工进度上满足甲方投资者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当下竞争激烈市场获得同行业竞争者的尊重。其三,加强新工艺、新技术、高科技设备的引用,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句话也同样使用施工团队管理,建筑施工人员只有在全新技术与设备帮助下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建筑质量效果提升,若缺乏先进知识指引,建筑团队人员意识提升只能变成闭门造车的窘境。
        2建筑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完善的考核制度和监管措施。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施工单位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施工过程比较混乱,没有进行有效的考核管理,也缺乏全面监督。部分单位虽然有监督机制,但监督制度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第二,管理人员缺乏基本的管理意识,业务能力不足。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高,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影响了管理质量的提升。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施工单位对人力资源综合能力重视程度不足,同时缺乏优秀的施工技术人才,影响了施工单位管理质量的提升。特别是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经验,缺少技能,无法对现场进行有效监管,施工过程比较混乱。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方法
        3.1制定合理的组织计划
        在现场管理人员实施管理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需要严谨考虑施工预期计划是否能够落实到位,如何通过施工计划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工作效率。

为了能够达到这一建筑目的,施工团队管理者在施工计划开展之前,需要加强前期对施工现场勘探工作,根据施工图纸设计要求测量各方面数据,并对所有数据进行全方位整合,对原有数据进行测验,在得到测验结果后,施工团队管理人员需要对错误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数据错误原因,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不会受到数据错误影响。此外,施工团队管理人员进行实地检查可以提前施工人员休息区、食堂、卫生间、娱乐区设立位置,保障施工人员居住质量。只有在施工项目开展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分析,才能在接下来施工工作中进行科学的管理。
        3.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优化
        (1)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重视安全管理的宣传和教育。目前我国的各个施工现场无论大小,其中许多施工人员都不是专业出身,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因此要强化工程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尽最大努力规避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要定期开展有关施工安全意识的培训工作,定期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将结果融入奖金发放机制中,从操作人员的切身利益出发,展开安全教育,使其能够不断学习新的技术,加深对新材料的认知,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增大管控力度,明确权责制度。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根据施工现场需求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就要经过多方同意才能实施变动。同时,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控,严格规范每一个细节,减少可能存在的工程质量与安全隐患。
        3.3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
        建筑项目工程都存在建筑范围较大,工期周长较长的施工特点,建筑团队很可能在1-2年内连续独立完成建筑项目,在这么长时间内依照施工技术要求与建筑施工特点制定特殊监管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建筑团队若缺乏相应监管会始终呈现出一盘散沙状,施工细节质量也无法得到相应保障,为此,施工团队可以依照施工工序组建施工质量责任小组,每个小组都需要负责一定范围内施工质量,并采取小组长与组员共同追责制,在发生质量问题后对迅速找到该阶段施工小组,对质量责任进行分析,若确定是由于人工施工技术问题,需要采取奖惩机制进行追责,若发现是其他原因就需要放弃对建筑团队人员责任追加。对于部分在施工过程中长时间表现优异的小组,施工团队管理人员要进行点名表扬并发放相应奖励,让该小组成为其他小组学习的榜样。
        3.4提升人员的综合素养
        若想要长时间推广科学管理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一定要提升施工人员总合素质,只有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变强,施工管理人员才有机会培训施工人员更加复杂施工技术。部分施工团队对于施工人员培训认识程度不够,没有将工程资源向施工人员培训靠拢,反而鼓励施工人员敷衍过程,将施工精力放在赶超施工进度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施工承包单位需要将人员培训与奖惩制度与监管制度联合起来,加强对施工团队个人行为监管力度。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质量、安全等问题,因此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施工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单位应结合自身管理工作经验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研究与制定现场技术管理举措,认真自纠自查,确保各施工要点、细节管理到位、监督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保证各施工内容符合规范以及设计要求,向业主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丁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决策探索(中),2020(4):41.
        [2]叶蓉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5):150.
        [3]刘耀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45-46.
        [4]王超锋,赵卫杰.探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J].农家科技旬刊,2019,000(005):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