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联诺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宜昌市 443000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城市建设和基础建设的不断升温,使得工民建在建筑领域的影响随之而扩大,再加上其在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不断创新,使得工民建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民居项目的角色,并逐渐跻身于广大建筑领域,尝试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中占领一席之地。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施工单位从自身管理角度出发,加快施工管理和建设标准的规范化建设,从中不断总结施工和管理经验。本文主要围绕工民建现场施工管理与施工组织要点进行分析,在实践中总结以往管理中所存在问题,并结合工民建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现场施工的科学组织与规划,以从根本上确保工民建施工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工民建;现场施工管理;施工组织;要点;措施
一、工民建现场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体系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整体呈快速发展态势,但从管理角度来看,尚未建立起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部分工程施工项目中隐藏着大量待优化和纠正的问题,对工民建施工质量、安全、效率等造成了威胁。且从建筑企业本身来看,由于无法正确看待现场施工管理,片面化的认为质量监督大于现场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相关管理措施缺失,甚至经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现场施工管理难以正常开展。另外,工民建工程项目中“挂牌”现象普遍,易于形成一个工程对接多家施工企业的局面,不但不利于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且不利于现场施工标准的成立。除此之外,每一个分包企业自身所获利润有限,部分企业尝试以非法途径获益,该做法对工民建建设工程质量产生巨大威胁。
(二)安全问题
随着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许多企业将未来发展方向聚焦于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工民建工程也不例外,但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逐渐将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抛之于脑后,使得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不断滋生,安全事故频发,对一线施工人员安和工民建工程进度造成了双重打击。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工民建现场施工管理中安全保护措施执行不到位,为各种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曼延提供了条件。例如,某项目施工现场在高温下进行作业,现场通风、隔热、降温等安全防护措施未能全面贯彻落实,且未设置现场轮流换岗机制,引发人员中暑、晕厥现象,人员的短时间“流失”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
另一方面,尚未建立起全套的应急处理方案,通常,工民建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难免发生,如果未能在短时间内予以相应的应急处理,拖延最佳救援或处理时机,将对现场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产生影响。
(三)技术问题
施工技术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各环节,工程建设成效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施工技术。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工民建工程施工围绕施工技术提出了一系列规范和要求,但从实际开展中发现,现场施工人员在上岗前未接受系统培训,各项工作的开展多为主观认识和以往经验,施工标准与现场实际要求相背离,导致工程完工后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工民建现场施工过程中,若要保障各技术指标符合实际规定和要求,需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综合管控。
二、工民建施工组织要点
(一)积极构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从工民建工程质量体系内容结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第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与目标,并对岗前责任制度进行有效明确,以从根本上确保分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第二,加快完善和明确相关管理结构,自始至终坚持“专职专人”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和程序开展管理工作。
第三,组建专门的检验机构,以施工单位为主办方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增强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高其在检验工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加强工民建工程安全管理
“企业道路千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尤其需要注重安全生产。但受制于工民建工程自身的条件,如,地质特征、区域环境、人员素质等,威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本研究尝试从人员素质角度着手,强化对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帮助其正确认识现场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而对于管理人员来说,可以逐一罗列现阶段工民建现场施工所面临安全威胁类型,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改善措施和计划,避免形成影响力更为广泛的安全问题,消除潜在性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例如,在高空作业中应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设施相应的防护栏,佩戴安全帽,扎好安全带,穿软底鞋等,除此之外,还应依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应急措施和规划,提升现场应急能力,并对现场施工人员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不同安全问题采用不同应急方案,进而提升工民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三)强化对施工环境的系统管理
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与施工环境、施工管理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息息相关,因而做好现场环境管理便显得尤为关键。其中,施工环境主要包括施工作业面环境和不同工种劳动的组合等;施工管理环境则包括施工质量和周围环境管理等,技术环境主要指的是施工区域地形地貌环境、气候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由于上述三种环境因素可随时间、位置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且施工项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在开展具体施工任务前,或者施工任务执行过程中,需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关环境预防措施,将管理工作范围拓宽至环境层面,促使工民建工程逐渐摆脱环境的束缚,确保整体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四)进一步完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一方面,在采购现场施工原材料时,应围绕采购内容和采购计划双方签订相应的合同,双方需明确材料具体验收时间,避免在验收环节出现重大问题,影响工民建工程生产建设进度和效率。另一方面,在材料正式入场前需做好一次验收工作,检查材料是否具备相关合格证明以及保证文件,根据文件和说明对材料各细节进行检查和验收,另外,材料投入使用前还需进行二次检验,并合理记录检验结果,以便于后期施工过程中一旦产生安全质量问题可以进行问题溯源。
(五)执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项目中的技术交底工作主要是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交代和明确工民建项目具体施工中的内容和工序,若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未能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开展具体交接将影响工民建工程最终质量,需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与此同时,在工民建工程施工中需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进度,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依据,并基于系统化和全面化的分析,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且项目施工之前将其列入到工程施工合同中。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就是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而在此期间,工程进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得多作用,因此必须要将进度计划摆在重要的位置予以高度的关注。
结语
综上所述,若要从根本上提升工民建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需加强各阶段管理工作,特别是施工环节,要进一步增强其合理管控,如:积极构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工民建工程安全管理,强化对施工环境的系统管理,进一步完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执行施工技术交底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民建工程品质和形象的塑造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相光祖.浅议超高层建筑施工新技术及项目管理措施[J].建设监理,2020(S1):44-49.
[2]钱红,张伟,王亚琦,陈留兵,唐小卫.海澜财富中心工程超高层施工技术[J].江苏建筑,2019(04):12-16.
[3]刘正龙.超高层建筑工程中巨型斜交钢框柱的施工技术[J].中外建筑,2019(0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