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 周宗涛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5期   作者:周宗涛
[导读] 摘要:地下防水作为建筑的基本结构,一直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
        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29号  天津市  300222
        摘要:地下防水作为建筑的基本结构,一直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地下水渗漏的原因很多,如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充分、材料使用不当等。这些问题的大量出现进一步加剧了地下室防水施工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根据地下水渗漏的位置和形式,找出漏水的根本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防治,以提高防水效果。
        关键词: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的技术
        引言
        在地下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地域内地理环境的影响而造成具体的施工难度,其中地下水的高度也会根据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出现高低差异,所带来的施工难度也不同,由于是在地下建设,地下水的水位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地下工程的建设效果。为了更好保证地下工程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防水工程,确保安全。
        一、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1防水混凝土施工
        地下工程要采用防水混凝土,严格按照设计标准选择水泥品种,碎石、卵石粒径在5-40mm,严格控制含泥量、粗细骨料等,外加剂应按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级品及以上要求使用,混凝土应掺入无有害物质的清水。施工时,混凝土不得离析,否则应进行二次搅拌,合理控制坍落度。如果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应直接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代替水。采用高频机械振动压实混凝土,直至不起泡、不泛浆;浇筑混凝土时,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尽量减少施工缝;钢筋、扎丝等。混凝土内部不得接触模板。如果需要穿过结构固定螺栓,可以使用工具螺栓。混凝土终凝前,应加强抹灰,做好后续养护工作。
        1.2侧壁防水施工
        在侧壁防水施工过程中,完成基层处理以及水泥浆的配制以后,开始刮涂水泥凝胶,根据基层平整度,黏合剂刮涂厚度一般保持在1.5~2.5mm,并且要严格控制刮涂的宽度,通常情况下,要比卷材的长边和短边各宽出300mm。然后在基面上合理地铺贴已剪好的卷材,撕去隔离膜后,既要在墙面铺设防水卷材的位置刮涂水泥凝胶,也要在卷材黏结面上涂刮水泥凝胶,由2个施工人员将卷材放在待铺的墙面位置。在搭接相邻卷材时,采用平行搭接的方式,上下卷材的隔离膜需要在卷材长、短边搭接时揭开,严格控制卷材长边和短边的搭接宽度,完成搭接以后,利用沥青油膏进行密封。为了使卷材完全贴合在墙面,还需要利用软橡胶板,通过刮压卷材排除其中的空气。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节点细部处理具体需要严格遵循节点构造图的要求,如施工缝、阴阳角等部位需要进行加强层处理,以保证防水效果。
        1.3卷材湿铺
        铺设前同样要将基层表面施工垃圾彻底清除干净,保证基层表面平整,并用高标号聚合物砂浆将砂眼、孔洞等修整完善,保证基层无空鼓、无开裂、无浮浆、无积水。按照2:1的比例配制水泥素浆,高温天气或基面比较干燥,可加入适量建筑胶粉。水泥浆配制完成后,根据基层的找平情况进行刮涂。通常粘贴的厚度在2mm左右,过厚会导致开裂,过薄会影响粘接效果。刮时注意压实和抹平,保证刮层的平整度。防水卷材用水泥浆覆盖,然后将一端掀起翻回去,铺在基层上。铺设时注意用刮刀从中间向两边刮排空气。下一个线圈应与基线对齐,并与前一个线圈可靠重叠。铺设下一个卷材时,注意长边搭接,撕下上下防水卷材搭接处的隔离膜,并用水泥浆将搭接边铺开。铺好防水后至少晾放1d,通常温度越高晾放时间越短,高温环境中要注意做好防水层的遮盖,避免高温曝晒。
        1.4变形缝技术
        施工的时候,变形缝的止水带应做到封闭成环、准确就位,中心气孔必须出现在变形缝的正中央。所用的粘结性材料耐久性必须达到规定。

安装顶板止水带和底板止水带的时候,使用盆式方法,确保振捣混凝土的时候能够顺利排出气体。在变形缝的一侧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将模板做成箱型以免另外一面的止水带受损。应加强止水带作业部位振捣,提高作业部位密实性,获得更好的防水效果。边墙拱顶的内侧需要预留凹槽,结束混凝土浇筑作业之后,且强度达标时安装接水槽。地铁地下车站的结构转角需要设置止水带接头,必须保障止水带转角半径超过20cm。需细致性检查止水带施工情况,确认没有问题以后浇筑混凝土。如止水带有问题,需要先修补后浇筑。变形缝的部位需要预留注浆管,结束混凝土作业之后堵漏注浆。
        二、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
        2.1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在地下室防水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防水施工的质量管理,保证防水卷材施工达到技术要求。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细部节点的处理,对于变形缝、穿墙管道等,需要设置加强层,并严格检查隐蔽工程的记录;完成卷材铺贴以后,检查卷材的搭接缝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检查时可以采用观察检查法或者划开卷材表面进行检查,确保卷材贴满,没有空鼓、扭曲、翘边等问题;用观察和尺量方法对立面卷材的接槎宽度进行检查,按照设计要求,高分子的立面卷材接槎宽度应保持在100mm;用观察和尺量方法对侧墙卷材和保护层的结合进行全面检查,保证其结合的紧密性,且要保证保护层厚度符合规定要求;用观察和量尺方法对卷材搭接宽度进行检查,允许其偏差为-10mm。
        2.2渗漏水防治措施
        一般来说,地下室漏水具体措施的选择应根据渗漏情况准确确定,常用方法如下:①地表收集方法。在地下跟踪水中,大规模漏水较为常见,具有渗透点大小变化、分布密度和渗透面积过大等特征。对于这种泄漏,可以使用泄漏收集方法。其实施原理是先密封后清洗,是防止淡水层泄漏的常用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密封方法,可以逐渐减少局部渗漏,最终封闭所有渗透点,并将防水材料应用于较大的渗漏区域。为配合本工程的点渗漏管理进行分析,可通过冲击钻等设备沿进水口钻2 ~ 4厘米深的内外小孔,清洗后,按1∶0.25的比例均匀混合高效漏粉和水当孔内无漏水时,可使用1∶0.3的高效密封粉和水组成的擦洗材料——冰,在孔周围10厘米的范围内实现均匀结扎,进而实现健康。②喷浆液密封方法。根据工程漏水的实际情况,确定喷孔的数量和位置必须找到准泄漏部分。填充裂缝或孔隙深度中的喷嘴,直到填充并凝固,以实现渗漏管理效果。注射方式可用于裂纹宽度大于0.2mm的静态或横向裂纹。对于宽度大于0.2mm的裂纹,水泥块的水灰比通常为0.5 ~ 0.6。为确保治理效果,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额外的代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下作为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地下防水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地下防水施工技术,不断提高地下防水施工质量,避免地下漏水问题的出现。文章分析了防水材料的合理选择、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最后提出了地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对策,以使地下防水施工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亮.高层办公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技术[J].建筑安全,2018,33(07):39-42.
        [2]王荣全.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43):54-55.
        [3]林金荣.试论建筑工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7(09):124-125.
        [4]林琳,李玉训.建筑工程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2017(09):56.
        [5]尚正文.建筑地下工程防水中满粘到预铺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