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无棣县建筑公司 山东滨州 251900
摘要:现代建筑对于钢筋的使用需求量越来越大,钢筋作为项目现场施工中用量较大、价值较高的一种原材料,针对目前部分施工现场钢筋的管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如何合理地提高项目施工现场钢筋的利用率、工程质量和降低项目成本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施工现场钢筋的精细化管控措施,达到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解决了钢筋损耗量大、项目成本高等实际工程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要点
1.1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人员针对钢筋帮条接头、钢筋坡口接头或者钢筋搭接部位在全面实施焊接操作时,最好选择电弧焊的处理技术手段予以完成。目前除了电弧焊手段能够用于焊接钢筋的施工处理过程之外,建筑施工人员还可选择电渣压力焊以及气压焊的施工处理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有必要适当延伸钢筋焊接部位,则要重点考虑选择气压焊的方式,或者运用电渣压力焊的方式来焊接钢筋。
具体在焊缝形成的环节中,应当视情况选择双面性或者单面性的两种不同焊缝施工种类。经过综合对比可见,具有复杂焊接操作处理流程的电弧焊技术手段适合被运用在较高施工质量要求的大型工程项目领域。但是如果选择了电渣压力焊以及其他的焊接工艺手段,则必须要保证完整融合钢筋的接头,对于钢筋接头的特殊区域部位应当予以充分的加热处理,主要借助乙炔介质来完成以上的施工处理过程,并且还要密切关注钢筋变形弯曲以及偏斜的安全隐患。
1.2钢筋加工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人员在钢筋下料切断的环节与过程中,至少应当限定于3mm左右的切割处理长度误差。如果超出了最大的切割施工处理误差限度,则必须重新进行下料切断的施工操作。经过全面的切割处理以后,必须要保证钢筋材料直径、钢筋强度等级、钢筋长度与钢筋数目满足建筑施工标准,进而达到钢筋建筑处理成本降低以及损耗钢筋比例减小的目标。
1.3钢筋绑扎安装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人员在绑扎钢筋的施工环节正式开始以前,首先必须要全面清除表层部位的钢筋锈迹,避免经过绑扎处理后的建筑钢筋结构存在较高的腐蚀风险。具体在运用铁丝来绑扎各种规格的建筑钢筋材料时,必须要正确搭配铁丝型号以及钢筋直径规格,避免由于铁丝与钢筋匹配不当,进而造成钢筋绑扎操作失败的后果产生。在多数的情况下,对于铁丝的长度规格应当限定为20号或者25号,上述的铁丝长度规格对应的钢筋直径不能够超出15mm。
具体在进入绑扎钢筋的建筑施工环节以后,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结构给钢筋材料造成的外力冲击影响,对于绑扎钢筋形成的建筑结构坚固程度应当给予充分的保障。对于绑扎钢筋的重要施工操作过程至少应当借助三根或者更多的铁丝予以完成,至少不能少于两根的绑扎铁丝数目。对于普通钢筋构成的主体楼面建筑部位来讲,最好能够同时完成绑扎钢筋以及安装楼面钢筋的两个施工操作环节,施工技术人员务必需要保证自身在钢筋施工环节中的人身安全。
2提高建筑工程中钢筋施工质量的对策
2.1加强对工程原材料的控制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的钢筋材料类型丰富多样、规格众多,钢筋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从整个工程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钢筋的强度、伸拉指标等都是选择钢筋材料的参考依据。为了能够提升工程施工成效,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中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
2.1.1科学选择施工材料。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到施工场地进行考察和测量,通过应用精准的测量技术全面掌握整个施工现场的基本信息。在使用钢筋施工技术的时候需要着重考虑水泥的水化热,通过合理把控水泥的水化热来减少温度变化对钢筋结构的不利影响。
2.1.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优化处理。
为了在建筑工程钢筋施工中能够更好地提升钢筋材料的应用性能,在安装钢结构时,工程人员还需要选择足够长度的吊臂来完成吊装,且在吊装提升的过程中要注重把控起重机的高度,避免钢结构无意碰撞对建筑结构强度造成影响。
2.2加强对钢筋加工的重视
2.2.1规范钢筋加工操作。
钢筋加工是按照规范的要求对钢筋原材料进行处理的过程,通过对钢筋材料的有效处理获得能够满足整个工程施工要求的钢筋。为了确保工程顺利施工,在处理钢筋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设计图纸和设计标准进行施工操作。同时,施工所应用的材料需要在项目经理审批之后才能进入施工场地。
2.2.2控制好钢筋的间隔距离。
在控制钢筋间隔距离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应用科学的手段计算钢筋的间隔距离,科学统计钢筋的数量,按照规范的顺序来布置横纵钢筋。在穿越梁内钢筋的时候,相关人员要观察受拉钢筋的数量,尽可能将钢筋控制为两排,合理把控上下排钢筋的间隔距离;在穿越纵钢筋的时候要科学分配纵筋的位置,在两个钢筋之间添加一定的支撑筋,在添加完支撑筋后进行最后的绑扎处理。
2.2.3强化对钢筋接头的锚固处理。
为了提升钢筋接头的处理成效,在施工之前相关人员需要仔细检查焊条的规格和品类,确保其能与钢筋匹配。
2.3加强对保护层垫板加工的重视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扩大整个房屋建筑的承压面积,在钢筋加工的时候,施工人员需要在建筑物梁下放置钢筋保护层垫板。按照施工标准和施工要求把控垫板的厚度,在放置完垫板后,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垫板进行质量检测,结合整个工程的施工要求标准调整垫板厚度。例如,在设置主次梁和井格交叉位置上的保护层垫板厚度时,相关人员需要叠加主梁保护层厚度和受力钢筋的直径。
2.4提高钢筋的绑扎和安装质量
严格按照规范的施工设计图纸进行钢筋的绑扎和安装,并在安装完成之后应用科学的方式检查钢筋的绑扎安装质量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对钢筋成品的尺寸大小进行严格的把控。在绑扎钢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结合钢筋直径大小的不同来选择适合长度的铁丝。如果钢筋的直径小于10mm,可以应用22号的铁丝进行绑扎操作;对于直径在12mm以上的钢筋则可以应用20号的铁丝进行绑扎操作。第二,建筑物墙体绑扎的要求严格,其不仅需要严格把控主筋,而且需要使用吊线控制绑扎的垂直度。
2.5使用机械化的连接技术
在使用机械化连接技术的时候,相关人员需要使用套筒钢筋挤压手段,并在使用前对关联器具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所有材料和器具的选择能够满足整个工程的施工要求。在试压操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确保挤压设备和钢筋轴线的挤压方向垂直。
2.6加强对钢筋加工成品的保护
在批量加工完成各个钢筋成品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做到轻拿轻放,目的是避免因为材料落地而出现的钢筋变形现象。同时,在成品加工完成之后还需要按照规范的标准来摆放成品,不能让成品遭受挤压。并且在钢筋加工完成之后,施工单位要对通道口、卫生间、阳台面层的钢筋进行保护。
3结语
钢筋施工技术包含钢筋连接、钢筋的切割以及绑扎钢筋等重要的施工过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在全面完成钢筋施工的各个过程基础上,必须重点检查钢筋原材进场检测、钢筋下料、钢筋加工、钢筋安装等各环节,防止由于焊接施工或者绑扎钢筋施工等重要操作环节失误,进而造成钢筋砼结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库.某煤区办公楼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6):32-33.
[2]伊晓飞.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钢筋施工工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4):91-92.
[3]龚璇.浅析房屋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J].门窗,2019(23):93-94.
[4]周洪军.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施工技术[J].居舍,2019(35):83+107.